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富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得到了改善。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问题有了足够的重视,残疾人也和正常人一样,有权力享有一个公民的所有待遇,包括政府和一些企业必须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残疾人渐渐可以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不会再受到歧视和排挤,加上政府的一些补贴优惠,生活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 中国的残疾人有八千五百多万,几乎占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也只是保守的、登记在册的数字。他们之中,有的是病残,有的是因为意外事故,还有的是先天性缺陷。在经济压力如此重的社会,正常人讨生活都十分不易,就更别说残疾人了。我们应该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多一些援助和鼓励,让每一个生活艰难的人群都能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善意!然而现实是,在现实中,你基本会很少看到那些重度残疾人的身影。是他们有了更好的去处吗?不是的。他们多数是因为出行不便,会选择不出门,待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勉强安生。 国家一直推行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多年来始终不见明显成效。政策不只需要政府的设定,还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并实施,光靠政府的支持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人民的参与,人民的自觉,人民的生活素质的提高。 1.无特殊情况,不占用盲道 在街头,占用盲道是很寻常的事。机动车随处停放,甚至一些地摊更是明目张胆地摆在盲道上,如果此时盲人从这里经过,会有人为他让道吗?我想不会。人品稍微好点的,会主动走上去将他搀扶着从这里绕开;人品不好的,会当作视而不见,继续做着自己的生意。残疾人的权益,不是一个政策就能保护的,政策只是起个带头的作用,跟不跟,就全是人民的自觉了。 2.就业问题 虽然政策对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或个人有一定的税费减免,但大多数单位或个人仍然不愿意招收残疾人士作他们的员工。以为招收残疾人风险高,工作效率低,平时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照顾,这样会增加企业或个人的负担。如果都能换位思考一下,问题是不是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比如一些事故,与企业或个人无直接关系的,或可免责,有间接关系的,予以补偿,双方都可免除后顾之忧。 3.不再歧视,一视同仁 有些自尊心强的残疾人,他们并不希望自己被当作残疾人看待,他们更希望人们把他当作正常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像正常人一样上班,像正常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谁都不愿意被人认为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开发的潜力,如果机会合适,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个不可估量的人,拥有不凡的能力!生活中多一些赞美,别人会不知不觉地靠近你,与你交心;生活多一些宽度,你会发现,人生条条大道,都能通向罗马!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都知道路不好走,就不要再在别人的路上设障了!相反的,你也希望自己的路一通到底,不希望有人给你设障,那么,就请你善良到底吧,因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也只有那些善良的人,才会成为你的清道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