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蛋黄育儿 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是和他(她)所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的,孩子出生在积极阳光和充满爱的家庭中多是乐观善良的孩子,如果孩子出生在母亲抑郁症,父亲吸毒酗酒的家庭里,孩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所以别再让孩子处于“毒性压力”之中了! 那么,什么样的压力能算作是“毒性压力”? 家庭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 生而不养、养而不育、育而不教、教而不当。生而不养、养而不育,其本质是一种对儿童的长期忽视和虐待,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毒性压力”。长期不间断地处于逆境之中,导致压力系统一直在运作的现象。 这种“毒性压力”对孩子影响巨大,尤其是早期的长期忽视、身体虐待、情绪虐待等毒性压力经历会持续改变与儿童记忆、注意力、情绪调节、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大脑结构,对儿童的学习、行为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 这种压力的来源包括身体虐待、情绪虐待、同伴欺凌、食物匮乏或营养不良、缺乏睡眠、极度贫困、居无定所、暴力、养育者物质滥用或精神疾病、长期忽视等。只有从根源上解决才能得到改善,我们来具体看看“毒性压力”吧! 压力的三种分类:根据脑和身体对压力进行反应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的不同,科学家们将压力反应分为积极压力反应、可承受压力反应与“毒性压力”反应三种。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压力吧! 1.积极压力反应 积极压力反应是指适度的、短暂的压力反应。这种压力是正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比如孩子都会经历打疫苗,或者说刚刚入学的孩子,换了个养育者等。在成人指导和温暖的环境中,孩子就会慢慢调整,得到缓解,学会控制自己的压力反应。 2.可承受压力反应 可承受压力反应是指引起脑和身体发生较高强度或较长时间变化的压力反应。引起这种压力反应的事件是亲人的离开、地震等可怕的事故和父母离婚等比较严重的事件,如果孩子缺乏成人的理解和教导,就有可能转为“毒性压力。” 3.“毒性压力” “毒性压力”反应是指强烈的、频繁的或长时间激活压力反应系统,并且无法得到有效人际关系缓冲和支持的压力反应。 长期的毒性压力都会导致HPA轴的功能失调,从而分泌过多的皮质醇。皮质醇的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就会导致整个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所以“毒性压力”对孩子的伤害最大。 “毒性压力”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儿童在经历压力时,没有得到成人的积极支持,压力反应系统也会越来越敏感,这会导致儿童变得越来越难以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挫折,这也就是说儿童在早期经受的“毒性压力”会让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变差,不堪一击。
孩子经受的“毒性压力”次数过多时,由于人脑海马中的皮质醇受体非常多,皮质醇的浓度过高会直接侵害到海马,导致海马发育异常,进而影响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和将来的学习。所以当儿童学业压力过重时,还会造成越学成绩越下降的死循环情况。
如果孩子的“毒性压力”得不到成人积极的支持时,还会引发孩子患上抑郁症等病症。持续的毒性压力反应会改变脑的结构,长期经受毒性压力导致前额皮层和海马的神经元结构发生改变。 有研究发现表明,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儿童脑的活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怎么让儿童远离“毒性压力”的影响?1.对孩子进行防欺凌训练 家长可以在孩子正式上小学之前,对孩子进行防欺凌的训练,让孩子了解欺凌事件,教会孩子遇到欺凌怎么办,提前避免孩子将来精神上受到伤害,减小“毒性压力”对孩子的影响。 2.家长要与孩子积极互动 由于儿童期所经历的毒性压力反应会对脑与行为的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及时的反应、带有情感的积极互动,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支持,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3.正确引导孩子面对压力 一些家长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孩子成长中不断给孩子施压,其实没有必要专门去为儿童创设压力环境,因为孩子本身就会遇到很多压力,家长只要抓住好把握好孩子遇到的压力,正确引导孩子如何面对压力。当然,家长也不能为了保护孩子,自己帮孩子处理掉压力,重要的是在帮助下孩子自己能够去解决压力。 4.加强孩子技能的培养 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各种利于生活的技能的培养,让孩子知道受教育的重要,知道数学、语文和科学等知识的重要性,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教会孩子生活的小技能就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正在面临大挫折的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减小“毒性压力”的侵蚀。 当然,本文只是针对目前出现的较为严重的“毒性压力”现象进行分析。本文先对压力进行了分类,让家长对压力的程度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分析了“毒性压力”对孩子的影响,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别再让孩子处于“毒性压力”之下了! 然后根据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帮助家长避免让孩子处于“毒性压力”,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加上正确引导,孩子在面临压力时就会不断提升抗挫折能力。 最后,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毒性压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您的孩子处于“毒性压力”之中吗?读了本文后您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吗?欢迎来和更多的家长一起来讨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