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他,或许就没有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好心态有好心情 2019-10-10
吉野彰先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我连忙打电话给旭化成公司前驻北京总代表森山博之先生,问他一句话:“你熟悉吉野先生吗?”森山先生回答说:“几次陪他一起出差、一起喝酒,他是一个很坦率的人。”
吉野彰先生今年71岁,是旭化成公司的名誉特别研究员。


问日本人:“旭化成公司是做什么的?”几乎所有的人的第一反应是“生产保鲜膜”。确实,日本的保鲜膜的一半,都是旭化成生产的。
但是,旭化成其实是一家集化学、纤维、住宅、建材、医药、医疗、电子零部件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吉野先生一辈子都在这家公司工作,直到现在,整整半个世纪。 
吉野先生于1948年出生在大阪府,197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工学部(又是一位京大毕业的诺贝尔奖得主),学的是石油化学专业,恩师是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福井谦一教授。1972年,吉野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旭化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过离子二次电池研究组组长、电池材料事业开发室长。
1983年,吉野先生运用钴酸锂开发阴极,运用聚乙炔开发阳极,在1983年研制出世界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1985年,吉野先生克服诸多技术问题,彻底消除金属锂,确立了可充电含锂碱性锂离子电池(LIB)的基本概念,并取得日本注册专利。世界上第一块现代锂电池的诞生,拉开了人类移动信息革命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吉野先生在研发过程中,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阴极材料——直到他读到了牛津大学教授古迪纳夫的论文,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根据古迪纳夫的研究原理,把现有的锂镉电池的重量缩减了三分之一。吉野先生因此与古迪纳夫教授结下了友谊,这一次,两人双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吉野先生研发出来的这种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体积小、能量密度高等特性,突破了以往镍氢电池的技术限制。索尼公司获得这一技术后,与旭化成合作,在1991年首次将锂电池实现了商业化。
众所周知,索尼当初喜欢这一项技术,是因为索尼生产摄像机,这锂电池成为摄像机的长效电池。但是,产品一直局限于摄像机中,旭化成公司自己也没啥信心。
但是,到了1995年,微软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95操作系统,它带着“我的电脑”、“IE浏览器”等一系列发明一路狂奔,世界开始进入移动IT时代,随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移动互联”电子工具的出现,锂电池出现了几何级增长。


吉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4年时,锂电池在电池中的占比还不到1%,如今已经成为移动电池的主流,现在主要应用在两大领域:一是移动式产品,如手机、电脑,占锂电池使用量的2/3左右;第二大领域便是车载电池。他说:“世界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根据我们2010年掌握的数据统计,当时车载用锂电池几乎是零,现在则要达到30%多,以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的出现,等于给锂电池打开了一个新的应用方向,是全新的商业机遇。”
吉野先生不否认,目前车载电池还是有一些弱点的,但这并不能归结于锂电池本身的技术困境,也有一些客观原因。笔记本电池毕竟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但车用电池的使用时长从被开始使用到目前还很短暂,汽车行业在一边摸索新车型,一边研发及制造着锂电池,需要给电动汽车一些时间。如2015年,人们看到了续航里程为200公里左右的电动车,那么到了2020年你可能会看到续航400公里左右的车型。


吉野先生不仅研发出了锂电池,也研发出了构成锂电池的四种基本材料——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液、绝缘材料。而这四种材料左右着锂电池的安全性与寿命。在这一方面,吉野先生所在的旭化成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绝缘材料的制造商。同时,由此衍生出来的树脂薄膜,也成为人工透析的一项新技术材料。
根据预测,吉野先生研发的锂电池技术,随着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的普及,到2022年,将催生7万亿日元(4645亿元人民币)的世界市场。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吉野先生,没有此次同时获奖的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约翰·古德伊纳夫,我们的手中,可能还没有手机、没有笔记本电脑,自然也不会有微信和支付宝。锂电池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奠定了人类无线、无化石燃料社会的基础。


我们在祝贺吉野先生的同时,也特别关注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吉野先生获奖之后,他的一切活动,包括举行记者会见和接受媒体专访,都是在旭化成公司里举行,也由旭化成公司全力操办。
为什么一个退休老职工与原来的公司还有这么紧密的关系?我问了旭化成公司负责宣传的广报部长关塚太郎先生,关塚先生深夜给我答复说,吉野先生虽然退休了,但是,公司一直聘任他担任名誉特别研究员,需要他培养一批后继的技术力量。
我于是想到了日本企业中一个特殊的制度,叫“OB制度” (顾问,或者“长老”制度),也就是说,一批担任过公司管理职务的员工和技术骨干,虽然退休了,但是公司一直会与他们保持紧密的联系,让他们成为公司的“OB”,拨出一笔资金资助他们的活动,提供场所让他们能经常来公司转转,让他们为公司发展继续出谋划策,做到“退而不休,休而不离”,至死作为公司的一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