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电影,热闹非凡。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大片强势来袭,创造了国庆档票房的新纪录,50.5亿。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出了火爆的电影票市,国庆档8天观影人次为1.35亿,亦创同期历史新高;国庆节当天电影票房达7.96亿元,创下非春节档单日票房的新纪录,三大主旋律电影功不可没。 其中,由张涵予、袁泉、欧豪、杜江等主演的电影《中国机长》自上映以来,热度和口碑持续上升。 10月8日,《中国机长》在上映第八天票房突破20亿元(猫眼数据),也成为中国影史上第19部破20亿的电影。 《中国机长》在上映首日,就以不到30%的排片占比拿下了逾两亿的票房。 而后受益于好口碑的发酵,排片场次一路攀升,排片占比也于昨日首度来到了第一的位置。 此外,影片的上座率连续五日稳居冠军宝座,单日票房更是连续七日破两亿,票房成绩也创下了博纳影业在国庆档的纪录。 所有人都想问,为什么《中国机长》票房这么高? 原因很多,我一直都觉得,下面这点最重要: “真人真事改编” 2018年5月14日,搭载119名乘客的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 飞行半小时后,航班进入成都区域巡航阶段。 突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随着“砰”的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爆裂脱落。 舱内瞬间失压,驾驶舱物品全都飞了起来,自动驾驶失灵、仪表损坏严重,许多设备出现故障。 坐在副驾驶位的徐瑞辰瞬间被强风“吸住”,半个身子探出了飞机。 驾驶舱失压,舱内气温迅速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多数仪器直接失灵,全机组 128 人命悬一线。 3U8633航班于7:10发出了“7700”紧急求助信号后,从9400米急速下降到7200米,暂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在凌乱破碎的驾驶舱内,机长刘传健及航班内其他机组人员,在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了返航迫降。 生死关头,刘机长的正确操作确保了机上128条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真人真事真实事件,充分还原事件,是最简单朴素的成功方法,也具有最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还有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中国机长》为了贴近事实,川航8633的大部分细节都被完整的还原到了银幕上。从机组的成员到航班的乘客,从空客A319飞机到塔台电脑屏幕中的航空数据都没被忽略。 当然,故事里最重要的,是对刘传健机长的真实还原。 ![]() 从电影上映以来的口碑来看,这个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 电影里也有许多真实的细节,丰满了刘机长的形象。 比如开头,他洗冷水澡是为了表现抗寒的身体素质。 还有憋气练习,正是为了后来在高空严寒缺氧状态下保持稳定做铺垫。 ![]() 他出发前将桌上的餐具摆放整齐,有条不紊,非常有条理性。 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观众传递最多的信息,即刘机长表现出来稳定状态,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累月的自律、自控能力。 生活细节虽然不多,但整体看下来,能让所有观众知道,刘机长成功的习惯,很可能是来源于训练有素的部队生活。 ![]() ![]() 平凡人的成功,靠得不是运气和天赋,而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真人形象的丰满,成就了故事的周全。 ![]() 真实事件的价值绝不仅限于事件本身,它背后映射的现实问题和内蕴的精神品格才是最宝贵的。 可以说,真实事件为艺术创作者打开了一扇大门,“真实”的力量不可估量。 除了机长的杰出贡献,还有所有机组成员包括地面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创造了奇迹。 ![]() ![]() 这是一次“史诗级壮举”,是中国民航乃至世界民航的奇迹。 而这世上所有的伟大,其实都来自于严谨的工作,和平时的训练有素。 正如电影中一句台词:“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最大程度尊重真实世界,对事件过程做到尽可能的真实还原,这就是《中国机长》成功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