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西方犬戎部落攻陷镐京, 幽王被杀,西周亡。 次年,平王东迁,定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 两个时期长达500余年的争战攻伐, 秦国最终胜出。 秦人赢姓,始居东海之滨。 与殷同源,共尊玄鸟之图。 (上图选自“地图帝”) 周初因反,被迫西迁, 至襄公护平王东迁, 受封岐山以西,正式立国。 穆公跻身五霸,孝公任用商鞅 惠文王灭巴、蜀, 王嬴政灭六国。 (上副地图摘自网络)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权日益衰落,诸侯势力此起彼伏,“僭越”成为常态,这就意味着很多本来只能是周王享用的礼乐制度和祭祀之礼,下移到了公、卿阶层身上,礼器的形制、种类、用途、纹饰等均可能在商周以来严肃规整的礼制规范外另有发挥,从而催生了更加多元的、带有地域色彩的艺术。 对礼制的突破带来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无形中促进了先秦思想、观念与艺术的极大发展,从而迎来文化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 《与天久长》展的第三单元就选取雍城秦公大墓和其他地区出土的秦国文物,以窥见秦人发展之路和秦国日益崛起的过程。同时,还通过陕北地区发现的先秦时期匈奴遗物,了解当时秦人所面临的外部形势。 凤翔县古称雍城,自公元前677年秦都东迁至此,雍城作为秦都的时间长达294年,包括秦帝国的3个皇帝在内,秦国历史上共有33位国君,其中19位就葬在这里。公元前383年,秦都继续东迁,雍城才结束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秦公一号大墓,在几经盗挖后仍出土各类文物3500余件,通过对出土的石磬铭文进行分析,推断该墓主是秦景公。经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的5个最:迄今中国发掘规模最大的先秦墓葬;殉葬最多的单体墓葬;黄肠题凑椁具是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木碑实物;出土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马头长方,棱角分明,口微张,双耳残断,双目为单阴线雕刻,颈部后端呈桦头状,其上钻有小孔,以便嵌入固定,风格写实。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所出陶马头相似。 一般留下这种痕迹的材料质地都不太好 秦式玉器的纹饰多以细阴刻线为主,难见浮雕。阴刻的图案几乎均是几何形状的龙纹。表现形式有繁有简。 这件玉戈的材料和工艺还是非常好的 神木县钠林高兔匈奴墓出土了金属文物及马、牛、羊头骨,其中“网红”般的金怪兽,就出自此墓。 此物当是匈奴王冠顶的装饰物 鹿形鸟喙怪兽形象,曾见于内蒙准格尔旗西沟畔匈奴墓出土的金饰片 通长11cm,高7cm 该墓还出了同款的金虎,可惜没来 该墓出了两件这个银环,一个好的,一个断了 该墓出了5件这种鹿,这次展出来了4件 尤家庄M20出土各类随葬器物39件,分为铜、银、铁、玉、料器等。于1996年发掘清理。 本次展览第三单元就分享到这里,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