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主妇冒死拯救英国士兵,她是二战最美的“天使”

 James5291 2019-10-10

在一些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人们眼中,阿纳姆(Arnhem)或许比其他一些荷兰的大城市更著名。那场发生在1944年,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的“市场花园行动”,让这座城市永远被历史铭记。

阿纳姆(Arnhem)又名“安恒”是荷兰最东部的大城市。

今天的阿纳姆有着高楼林立的商业区,也随处可见葱郁的树木和草地。作为荷兰著名水城,它地处欧洲最大的运河莱茵河的下游,城市里有莱茵河的支流乌塞尔河穿过,繁华热闹的都市中穿插着各种宁静悠闲的景致。

今天的阿纳姆

从地理位置看,阿纳姆是荷兰东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用现代的眼光看,乘坐荷兰的城际列车,从阿纳姆出发,往东就是德国,有欧铁列车可以直达德国的杜伊斯堡;往南可以去到埃因霍温,往西可以去到鹿特丹,北面可以去到荷兰的格罗宁根、吕伐登等地。

今天的阿纳姆

1939年,二战爆发。荷兰原本沿袭了自己在一战时的政策,再次宣布自己是中立国,并连续两次拒绝英法加入同盟国的要求。但这一次,荷兰没能再独善其身,1940年5月10日,德国还是侵入了荷兰。

今天的阿纳姆

1942年,战争迎来转折,日本开始一系列战败,轴心国也于北非战役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节节败退,盟军士气高涨。

1944年6月6日,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9月已推进到德国西部边境,乐观的情绪逐渐在盟军内部蔓延。

一向以谨慎著称的英军统师蒙哥马利元帅因此策划了位于荷兰阿纳姆,代号为“市场花园行动”的大胆计划,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

根据这一计划,盟军将夺取跨越莱茵河、瓦尔河等河流上的一系列重要桥梁,随后从荷兰直插德国腹地,进而实现在1944年圣诞节前结束欧洲战场作战的目标。

当时阿纳姆只有两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其中一座是能通行载重车辆的公路桥,这座桥的抢夺成了战争的关键。

1944年9月17日,美英空军几乎动用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发动了这一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英军第一空降师的一万名士兵空降阿纳姆。

但由于情报失误,战场的情势似乎没有如盟军所愿。德国顽强抵抗,战斗力超出了盟国之前的预期。

最后这一万名士兵不得不在没有其他地面部队的支援下独立作战,并在9天的战斗后被迫突围撤离,这时,一万名士兵只剩下2400名士兵生还,其余人都已经被纳粹杀害或者俘虏。

在这场解放荷兰的战争中,英军做出了伟大的牺牲,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些对英军怀有深切感激的荷兰平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其中有一位名叫凯特的老奶奶,直到今天,她依然被老兵们誉为“阿纳姆的天使”。

凯特(左)

凯特一家世代居住的房子坐落在荷兰风景如画的奥斯特比克村(Oosterbeek)的一座教堂旁边,它原本是一栋漂亮的家庭住宅,现在成了教区牧师的住处。

今天的奥斯特比克村(Oosterbeek)

1944年秋天,英军空降阿纳姆。当他们刚刚出现在街道上时,人们都沸腾了。他们误以为战争已经结束,盟军来解放他们了。

一时间,几乎人人都走出家门,他们纷纷前去拥抱士兵,所有人都在相互亲吻和拥抱,饱含热泪和欢欣地庆祝自己终于又获得了自由。

今天的奥斯特比克村(Oosterbeek)

凯特当时年仅5岁的女儿苏菲说,她记得自己看到爸爸爬上了教堂高塔,升起一面荷兰国旗,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集体的幸福感。

但气氛很快又变了。片刻兴奋之后他们发现战争并没有结束,相反,他们即将面对的又是一场恶战。

二战时期的奥斯特比克村(Oosterbeek)

空降的英军很快耗尽了粮食和弹药,地面增援部队没能及时到达,弹尽粮绝,伤亡惨重。就在焦头烂额之际,英军还发现:他们在奥斯特必克已经被德军包围了。

二战时期的奥斯特比克村(Oosterbeek)

这时原本是家庭主妇的妈妈凯特毫不犹豫打开了自己的家门。

凯特这所房子原本是一座田园诗般美妙的家庭住宅,却因为战争被炮火破坏,为了支援盟军,她将孩子们和保姆安置在地窖中,把自己的家腾出来,变成了离前线只有500米的急救站。

1945年,凯特的家

女儿苏菲说,虽然战争发生时她年纪还很小,但那些场景她永远也忘不了,这栋房子到处都是当时的回忆。

她乖乖待在地窖中,不知道妈妈到底在外面干什么。只能感受到震天的炮火。但凯特做事稳妥利落,这让她感到十分安全。

虽然后来苏菲才知道家里已经躺满了受伤的士兵,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妈妈是去帮助他们了。

苏菲也在地窖里见到过一个患上炮弹休克症的士兵。凯特之所以把他带进地窖,是希望这里相对安静的环境和孩子们的陪伴能让他感觉好一点。

凯特曾照顾过的士兵

但战争无情而残酷,凯特所做的也不仅是这些。

前花园有一棵七叶树,她曾冒着迫击炮的轰炸在那里救回一位士兵的命。

凯特(左)

一名将军腿部中弹,年轻的军医被火力炸伤两次,护理员在抬担架的时候被枪打死,还有一些伤者在屋内被门外的子弹击毙。

所有事情她都会帮忙处理。操心的事情从饮食到伤口护理,再到安葬战死的士兵,她给那些面对炮火鲜血和死亡的士兵们带来了仅有的温暖。一名士兵曾在去世前就对她说:您真的很可爱,就像我妈妈一样。

凯特的家

和平年代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受伤的士兵七零八落地躺在擦得锃亮的橡木地板上,还在顽强抗争的军队在门外草坪上挖出一条条战壕,后院的玫瑰园里埋了57具战死的士兵尸体,墓碑上连一个名字都不曾留下。

9天后,英军突围撤离。1945年,同盟国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法西斯主义。英勇牺牲的英灵们得到了安息,还活着的英雄们得到自己应得的荣誉,而阿纳姆战役中幸存的士兵们不约而同地也想为凯特争得属于她的嘉奖。

但凯特拒绝了,坚持要将自己的名字除去。据她的儿子回忆,母亲不愿承认自己是英雄,她认为换做任何一个人,当时都会和她做一样的事。她说自己不是“天使”,真正的天使应该是从天而降的士兵,是那群为了解放他们而努力的勇士。

1946年,许多老兵和他们的亲人陆续回到奥斯特比克寻找凯特,并向她当初的帮助表示感谢。1980年,凯特也最终接受了英国为她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

阿纳姆战役改编电影-《遥远的桥》剧照

即便如此,她依然认为自己做的事没什么了不起,在她心中,她们更应该感激英国士兵为解放荷兰而献出的无数生命。

凯特一生都在向英国人致敬,她的房子和花园成了为士兵们设立的纪念碑,后花园中埋葬了几十具无名士兵的尸骨,她还在花园尽头的一棵雪松树荫下放了一尊象征英国空降部队的帕伽索斯雕像。

1992年凯特和丈夫发生了车祸,凯特不幸去世,而丈夫双膝骨折。

得知这一消息后,战时负责急救工作的一名医生立刻从英国赶到荷兰,在他的细心护理下,凯特的丈夫恢复了健康。而去世的凯特被安葬在自己家的后院当中,和她曾经朝夕相处过的英灵埋在一起。

凯特去世后,女儿苏菲接替了母亲的“任务”,继续住在这栋老房子里,接待着一位位从英国赶来的老兵和他们的亲人,其中一些人已经和苏菲一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苏菲

其中有一位名叫弗雷迪的上校,他是第一空降师中的一名调查官。他的孙子曾告诉苏菲,他的爷爷之所以会认识凯特,是因为在那场战争中,他不得不把自己许多士兵兄弟安葬在她漂亮的花园里。而当时这所房子一直被德军轰炸,到最后他们甚至手头只剩一把枪来保护它。

位于阿纳姆的盟军墓地

为了回来看看,弗雷迪带着伤三渡莱茵河。战后他成为了一名牧师,但他从未忘记过凯特,甚至用凯特的名字为自己的女儿命名。也是从那以后,他们两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了。

苏菲(中)

还有一位访客就是苏菲曾在地窖里见过的那个患上炮弹休克症的士兵,他几乎是被自己的孙子“拖”着走的,他说自己曾经做过噩梦,梦见了那个地窖。可能是战争带来的阴影和恐惧感太难以消退,他一直拒绝回来。

这时正逢附近有一所教堂在举行纪念仪式,纪念那些在战争中阵亡的士兵们。苏菲去的时候看见了这个士兵,她告诉他,虽然当时自己才五岁,但是她记得他的名字。

苏菲

听完苏菲的话,这名士兵哭了,他前去拥抱了苏菲,最后两个人哭成一团。

苏菲又带他去看了一次地窖,后来她收到了他的信。信里说,他的噩梦似乎从那一刻起已经停止了。他很感谢她,是她平息了他的噩梦。

凯特的丈夫在战后曾经担任临时市长,他曾开启过一项传统:让孩子们去照料那些阵亡的英国士兵的坟墓,因为他知道他这些士兵的家人已经没有机会做到这件事。

但不止是凯特一家,对奥斯特比克这个村庄里所有人而言,他们对英国的感激之情依然鲜活如初。

村里的各个房屋和商店都有自己独特的纪念方式,空降部队的旗帜和工会旗帜悬挂在房屋和商店上方。时尚精品店陈列着印有帕伽索斯标志的衣服和包,而一家糖果店则出售盒装的机载巧克力。

奥斯特比克的盟军空降兵公墓

正如已经80岁的苏菲所说:“我们从小就被教导,永远不要忘记英国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今天的奥斯特比克

同时,也希望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人类历史上的那些非正义的战争,曾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罪恶。那些人性泯灭的大屠杀,那些流尽了的鲜血,那些一度被摧毁的家园,流离失所的人们……而现在安稳的生活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今天的奥斯特比克

愿凯特奶奶和那些故去的无名英雄得到安息。

也希望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