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友小张要买伟星新材,我坚定地劝阻。我告诉他,这支股票的市净率已经7倍多了,而且今年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
他说,既然估值这么高了,你为什么还不卖出?(他知道伟星新材是我的核心股票。)
我说,这支股票是我2012年股市非常悲观时买入并加仓到2014年的,并且在2015年—2016年做了一次仓位调整,所以我的持仓成本现在是负的。
也就是说,即便这支股票暴跌一半,我也是安然接受的,因为我依然挣钱。但你就不同了。16元买,跌到8元,你会崩溃的。
不知道小张听了我的话没有。如果他没听,那他就成了我的下线、抬轿者,我随时可以他的韭菜。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不要相信机构投资者的蛊惑。他们声称自己在某某消费白马股上赚了多少多少倍,但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他们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他们的成本是1元,你10元买入,在这场“比谁看得远”的游戏中,你永远是输家。
机构投资者玩得是成长投资、远景投资的游戏(虽然他们戴的是价值投资的帽子),但在这样的游戏当中,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提前潜伏,要坐在传销金字塔的顶端。这样你就具备了巨大的心理优势和博弈优势。任何一个后来者都要为你贡献一份利润,而且你想什么时候割他们的韭菜都可以。
用霍华德的话说就是:不要在人声鼎沸的时候买股票;在人们认为上涨趋势将永远持续下的时候买股票是最危险的。
或许,医药股可以先行一步,为霍大侠的英明论断做个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