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叻 | 听潮:不说潮汕话就不是潮汕人?

 汕头能率 2019-10-10
2月12日,在潮州人民广场大剧院,听潮2016如期举行。现场邀请到著名潮剧大师方展荣、来自各行业的创新潮人,包括媒体、艺术、商业、科学、公益等领域,共同探讨潮汕如何迈向新的时代。来听听潮汕的声音和故事。
林珊珊:想通过说普通话去除潮汕人身份

林珊珊,广东揭阳人,《时尚先生》杂志专题总监

小时候,她是希望通过说普通话来去除潮汕人的身份。“我从小就很矫情”,珊珊笑着说。或许是对于家乡落后的不满,她从小对潮汕话便心生排斥。当周围的小朋友都在讲潮汕话时,她与两个小伙伴一直坚持用普通话交流,即使带着浓重的口音,以至于被同学们称为“外省仔”。小时候的许多文章里,她都在表达着对家乡的批判——城镇迅速地走向城市化,所有人都在努力赚钱,物质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的发展却无法跟上。这种感受一直持续到现在,她仍然不知道潮汕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但潮汕文化一直在影响着她。做人物记者之后,她觉得心里面压抑的东西可以释放出来。跟人聊天的时候很开心,很好奇别人怎么去追求梦想,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她也从一个对别人来说有压力的人,变成一个理解他人的人

直到近年,她忽然发现自己身上或许不自觉地传承着某些潮汕文化的基因。尽管有文艺、颓废的一面,她却不可克制地去做一个勤奋负责的人,这似乎与大家口中所说的潮汕人刻苦拼搏的特点不谋而合。这种骨子里的特质,让之前不愿承认自身认同的她,越来越发觉自己真的是潮汕人。

她的先生经常说她,你真是一个潮汕人,特别拼。她觉得很讽刺,以前总想脱离这个身份,但到三十岁的时候经常被评价为一个潮汕人。她需要重新认识她的身份,潮汕人很拼搏,很有闯劲,很刻苦。她开始欣然接受自己的身份。


她说,我愿意重新反思,回到家乡,思考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我总觉得我是个回不了家乡的人,但这两年这种内心的纠结越来越少,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故乡。故乡是你和亲人、家人在一起的地方,也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方展荣


方展荣从事潮剧57年,从11岁开始学扇功,他说到,潮汕的扇子功是潮剧独有的,其他剧种都得从这里取经。他说:“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后代不说潮汕话,如果没有潮汕话,潮剧留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告诉年轻人,在外要敢闯、敢啖、敢赚,对家里的事要耳聋、目花、装哑。他还传授了成功的三个道理——1.天生天性,2.忍性:吃得苦 经得起批评,3.悟性:做人做事的道理。

林伦伦 :潮汕话不是土的,是古的

林伦伦,1957年生,广东澄海人。1999年任汕头大学副校长,2010年3月任韩山师范学院院长。

林校长:所有潮汕人创造出来的文化,都是潮人文化;潮人文化的来源,来自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等;潮州话不是土的,是古的。

潮汕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其实是潮人,潮汕人是个特别的族群。对外团结,对内却经常闹矛盾。这是经常被忽略的,目前也甚少有人研究潮汕人。

黄晓敏:潮汕人为何会赚钱?

潮商研究者黄晓敏,笔名“潮字大叔”,自媒体“数据粤东”创始人。

1.过去生活条件艰难,需要求存,所以越做越精,这集中在潮州揭阳。到1860年开埠之后,汕头涌入的是做生意,做货物流通的人才。三市的定位不同,但现在三市定位相似;

2.潮汕人的基因,基因是我们的内核。从基层做起,对商机敏感,有冒险精神。

中国式的契约在潮汕体现得淋漓尽致。别人帮助我,值一百我会还一百二,事情完成之后会再给一百四,潮汕人用这种方式递增地促进关系,不断用量来促进质的跨越。

潮汕人愿意回来提携家乡,记得家乡的根,支持家乡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