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与周瑜并无恩怨记载,是谁把他们弄成了冤家对头

 数字人生6688 2019-10-10

高瑞聊娱乐昨天16:59

在中国知名历史人物中,获得众口一词好评的为数不多,可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算是稀有的一位。他的“巧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智慧故事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门派林立的时期,无论在哪一派人的心目中,诸葛亮也都以智慧的化身得到赞许。
“军师”似乎成了他的专用代词。人们形容谁有超群智慧,常会冠以诸葛亮之称;如果说谁是军师,也常会被想到此人乃诸葛亮一般的人物。
诸葛亮确实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生卒年为公元181年至234年。他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早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叔父死后,他在隆中隐居。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助阵。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出任丞相。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一生勤勉谨慎,鞠躬尽瘁。蜀建兴十二年,54岁时病逝于征战途中的五丈原。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
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评价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博学多才,精通兵法,善于谋略,治军有方,排兵布阵常巧妙取胜,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他并非“神人”,也没有达到后世相传的无所不能的程度。
人们今天知道的诸葛亮,是被后人逐渐神化的形象。
而神化诸葛亮不是没有代价,最大的无辜牺牲品是周瑜。
诸葛亮因为忠君又鞠躬尽瘁报国,历朝历代皇家和权贵对他都推崇备至,将他不断进行完美。使之成为后世人臣楷模。
《三国演义》借助历史潮流,以很多虚构事件塑造的诸葛亮,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至于从古至今,很多人无形中把《三国》小说当成了真实历史,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几乎成了神人,成了一个理想化的智慧符号。
还有人甚至分析猜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曾给元末的义军首领张士诚当过军师,罗贯中是借小说写诸葛亮而美化他自己。
《三国演义》在书中刻画人物时,惯用“衬托”手法,贬此抬彼,写武将交锋如此,写谋臣斗法亦是如此。
书中周瑜屡屡败于诸葛亮之手,不仅成了“心胸狭隘”的卑鄙小人,而且在谋略智慧上也常常弄巧成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蠢货。
历史上的真实的周瑜并非如此,他年长诸葛亮6岁,成名天下时,诸葛亮还名不经传。赤壁大战他是首功,草船借箭则是孙权的杰作,至于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则纯属虚构。
但这些历史真实,还真的抵不过《三国演义》小说的绘声绘色描写。假若谁对民间百姓讲,说“周瑜比诸葛亮强,他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肯定没几个人会相信,而且还反被认为是歪解历史。
其实在《三国》小说成书前,民间传说尚未将诸葛亮神话的时候,诸葛亮就已被其后世王朝所极力推崇。
在距离诸葛亮活动时期较近的晋朝,当时统治者曾册封了这个之前的敌国丞相,多位晋朝名人也高调赞誉诸葛亮。到了隋唐时,人们熟知的大诗人也杜甫写下了名传天下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表达对这位蜀国丞相的赞叹。王通、杜黄裳、王勃、杜牧等,也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
陈寿写《三国志》是在西晋,距离曹魏时间也比较近。陈寿在《三国志》中的立场,是将魏晋作为正统,而把孙吴和蜀汉作为分裂天下的货色。因此,他在对周瑜与诸葛亮的描述中,标准没啥主次,不存在故意褒贬哪个。
西晋之后,到了东晋时期,对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的评价出现了微妙变化。因为东晋继承自西晋,以魏晋为正统的观念不能改变。同时,东晋自己此刻也像孙吴一样,偏安一隅,当年“孙刘联合抗曹”便有了现实的意义。因此,自东晋开始,对于三国人物的历史评价开始出现双重标准。一些后来展现于《三国演义》小说的虚构情节,也在这个时期开始露头。这种状态延续了整个南北朝。
到了大唐时期,关于“三国”谁为正统的话题已经无关紧要。唐朝人更多只看重历史事实。杜甫所以极为赞叹诸葛亮,据说是出于对诸葛亮忧国忧民情怀的尊崇。与杜甫相反的,是诗仙李白,他大力赞颂周瑜。李白在诗中写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赤壁歌送别》)
从历史上看,唐朝以前的历史记载中,诸葛亮与赤壁大战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不管赤壁大战的真实战况如何,居功至伟的都是周瑜。
对于赤壁大战,宋代词人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诵千古。许多人据此认为,诗中“羽扇纶巾”说的就是诸葛孔明指挥若定、料事如神的风采。其实,这种赞誉是张冠李戴,把属于周瑜的功绩移栽给了诸葛亮。确切地说,苏轼在诗中赞美的不是诸葛亮,而是“三国周郎赤壁”。
《三国演义》为了神化诸葛亮,几乎无处不将周瑜予以贬损,周瑜成了衬托诸葛亮完美形象的最大牺牲品。最狠的,还是作者杜撰了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的情节,借周瑜自己之口,说出了著名的六字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作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写作水平当属一流,艺术水平更是上乘,只是故事情节与历史事实有较大出入而已。但它不是史书,作为文学创作,这无可厚非。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小说叙述的故事被无数人当成了史实,出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在人们熟知的《三国》“赤壁大战”故事中,诸葛亮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战略高手,而周瑜则是年轻气盛的青年都督。事实上,当时的诸葛亮才是初出茅庐的“愤青”,而周瑜不仅资历比诸葛亮老,年龄也比诸葛亮长6岁。
赤壁大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诸葛亮为27岁,周瑜则33岁。此时诸葛亮刚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一年左右,还没有什么令天下人瞩目的军事杰作,而周瑜作为东吴军事统帅已经近十年了。
《三国演义》书中描写,赤壁大战期间,诸葛亮提出“联吴抗曹”战略主张,他纵论时局,舌战群儒,甚至还激怒周瑜“与曹贼势不两立”,以此说明“联吴抗曹”全是诸葛亮的战略远见,打好赤壁大战,是这一战略规划的第一步。
而历史事实中,早在赤壁大战发生的七年前,东吴名臣鲁肃就向孙权提出了“三分天下,联刘抗曹”的战略主张。可见,诸葛亮向刘备献出的《隆中对》有借鉴借用之嫌。但区别还是有的,鲁肃的“刘”指的是荆州刘表,诸葛亮的“刘”是刘备。
作为东吴著名军事统帅,周瑜对于鲁肃的意见一直都是信赖和支持的,根本不存在被诸葛亮激将而恨曹的问题。
《三国演义》在这段故事中描写的黄盖苦肉计、周瑜多次失算被气死,哀叹“既生瑜,何生亮”以及火烧战船、赤壁之战的地点等情节,多与史实不符。
诸如小说中的“火烧博望坡”,交代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后谋划的第一场交战。而历史上这场战斗的指挥是刘备。刘备与夏侯惇、于禁在博望坡烧屯伪遁,设下伏兵大获全胜。这个时期的诸葛亮,应当还在隆中躬耕务农。
“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甚广,其实跟诸葛亮也没有瓜葛,这件事是东吴孙权的杰作。孙权带人驾驭一艘木船去刺探曹军营寨,曹军发现了后,万箭齐发。箭支射在木船一侧太多,导致船身偏重,孙权就命令将船调头,让另外一面受箭。待船两边平衡了以后,孙权等人驾船扬长而去。
这也可以看出,这些经典的历史故事并非是《三国》作者罗贯中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事实确有存在的,但是被他任意作了“移花接木”的技术处理。
在历史记载中,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根本没有被气死的描述。证明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大将之才。
还有史记载说,所谓诸葛亮火烧战船,实际是因为魏国北方士兵在南方水土不服,普遍生病,士气下降,曹操自己烧毁了战船脱离战场。
不必赘述,《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确实有大量的文学描写脱离了历史事实,尤其在对待诸葛亮和周瑜的对比描写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其目的无疑是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使周瑜成了诸葛亮神化过程中的垫脚石和牺牲品。
大汉王朝灭亡后,谁是正统曾一直争论不休。而对于正统的不同认定,导致了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评价的改变,这是诸葛亮后来被神化的起源。
三国时期关于正统的名份争来争去,要么曹魏,要么刘蜀,孙吴则没有份。唐代乱世之后,南宋成为真实的汉人正统政权,诸葛亮立即成为被追崇的榜样,曹操也开始成为奸雄,周瑜则成了无关紧要的陪衬。
因此,南宋以后,不管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诸葛亮与周瑜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目的就是要树立诸葛亮这个“光复汉室”的样板。诸葛亮被神化的大量举动也都是在此后出现的。
有人分析,诸葛亮之所以被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进一步神话,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是自古以来文人都想要做到的智慧形象,而罗贯中用笔墨完成了世人的理想。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临终,含泪将儿子刘禅托孤与诸葛亮,甚至说出: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一定要帮我完成兴复汉室的遗愿,你要辅佐刘禅,但如其不才,你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人···。
刘备白帝城这番托孤之言,与他当初在赵云面前摔孩子有一样效果,只不过这次对像是诸葛亮。也同样让诸葛亮泪如雨下,慌忙表示:臣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正是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承诺,让诸葛亮后来一次次出岐山北伐,明知胜算不大,仍进攻曹魏不止。最后一次出征,诸葛亮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