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发掉一把 洗头发掉一把 睡觉掉一把 用脑掉一把 秋风吹一吹,还飘走几根 ... 姑娘: 我怎么这么难! 单身狗姑娘: 脱单还木有,脱发先来了,肿么办 ... ... 如今正直秋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哦,不,应该是小心秋风薅头发,在这个姑娘们最害怕,掉发最恐怖的季节里。发际线又得涨一寸,离秃又得进一步了.. 但是,姑娘们,你以为在秋季癫狂飞舞散落的秀发,让你面临的只是秃和发际线涨高的威胁那么简单吗? 美貌诚重要,健康价也高。 清楚自身的状况,找到原因,才能保护自己的秀发及身体。 在中医看来,人身体体系与自然是相融合的,之所以在秋季易掉发,也是顺应大自然的节奏,与秋季自然界叶黄、叶枯、叶落飘零一样。 人的头发在秋季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所以容易出现干燥枯黄,身体底子不足的就会出现掉头发的情况。 另外秋天肃杀之气,人的情志也易受到影响,产生“悲秋”情绪,肝气郁结,也会导致气机不畅,气血不能到达头发,因此秋季掉发比其他季节多一些。 正常情况,头发的脱落也是新老替换的过程,如果每天掉发量较少,在50~100根之内,随后又会重新长出来,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每天脱发量过多,超过100多根,这时则要警惕,可能是病理性脱发了。 姑娘说,我不知道一天掉多少头发,就是好多好多,一大把;那就注意多观察自己,眼瞅着掉发频繁,头发明显变稀疏,变薄,又没有新的短小头发长出,就需要关注身体了。 根据中医理论,脱发其实只是表象,实际还有身体内部出现了问题,与气血不足、肾、肝、脾甚至与体内有湿都有一定关系。 气血不足,养分缺失 在中医里面,头发还有“血余”之称,即“发为血之余”,是人体血气盈亏的表现。隋代《诸病源候论》曰:“血盛则荣于须发 , 故须发美 。若气血衰弱 ,经络虚竭 , 不能荣润 , 故须发秃落” 气血充盈,头发就有了滋养,长的茂密、润泽,就会有光泽的乌发,若气血亏败、运行不畅、血瘀、血热、血虚,则会产出发枯、脱发。 很多生病之后以及生产之后的女性易因气血问题导致脱发。头发枯黄没有光泽 , 伴有面色萎黄、头晕、健忘、心悸、失眠等现象。调理以补气血为主。 肾不足,生发不正常 《黄帝内经·素问》提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气衰, 发堕齿槁” 也就是说人的精华由肾体现,而肾的精华体现在头发,很多青壮年女性精气旺盛,头发看着就黝黑且光泽,而年老体弱者,头发就比较枯败易落。 因此在肾气不足,肾精亏虚的情况下,会产生脱发,严重时,大片脱落,常见的有前额部分秃,还伴有腰膝酸软、牙齿松动、头晕耳鸣等。 特别很多现在的姑娘不注意保养,长久以来损耗精气,身体状况变得虚弱,掉发只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抵抗力、精力都会下降,易受外邪侵袭,导致身体生病。 因此,此类型姑娘们应该注意调养肾,掉发现象自然也会改善。 肝不疏,气机不畅 肝主导疏泄,若肝脏疏泄功能不佳,气机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影响头皮与毛囊,头皮局部血虚 ,风邪乘机侵袭,引起脱发 。成片脱落同时, 发根松动,伴有局部头皮发麻发痒,胸胁胀满,夜卧不安。 如今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让很多姑娘的精神状态、情志都不佳,急躁易怒、过度紧张等都在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因此,这类型的姑娘们要注意疏肝解郁。 脾不运化,营养不达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的精华养分传递到头发,以促进头发的生长。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不好,毛囊营养就会缺失,从而会引起脱发,较易出现斑秃、秃顶(地中海)等情况。此时就需要补脾。 除了以上的问题,女性朋友还容易出现的是湿引起的,因为饮食不节制,肥甘厚味导致体内生湿热,传到头部,侵蚀了发根,阻滞了发窍,影响头发的生长,导致脱发。症见头发油腻光亮 , 脱发多, 新发生长缓慢 , 头顶毛发日渐细软稀少 , 两鬓角及前发际上推。伴口臭、 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 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掉发辩证有虚实之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辩证,综合调理,一般情况下,脱发早期 , 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 治疗以祛邪、调理气血为主;脱发较久之后 , 辨证多为虚证 , 或虚中夹瘀 , 治疗以补肾养血、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准确的辨证用药, 才能达到调养治病的最佳效果,如果你正在为您的秀发困扰,不妨找中医好好辩证调理一下。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