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里佛儒道三教文化里对“水”都极为推崇,儒家孔子说水有其性德,故有智者乐水。《道德经》更是指明了“上善若水”的精神,也阐述了水有“七善”的智慧性德。佛教更是讲了水的八种殊胜的功德: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饿、长养诸根。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成语,喻意润万物于无形,千柔百转,与世无争,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是人生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许多先贤都信奉“上善若水”的箴言,也衍生出“智者乐水”的另外一句名言。 水乃生命之源泉,任何生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的滋润。 上善若人,人的品格应当像水一样,做事行云流水,静止于水,人的最高境界像水一样,能屈能伸。上善若水,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象流水一般。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能用包容的态度去理解人,宽容人,却又不强求别人做什么,不强求别人理解自己。喜怒哀乐不困于心,大起大落波澜不惊。 水性绵绵,能至善至柔。微则无声,与人无争,且容纳万物。它使万物能得到利益,不与万物争功也不发生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