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外寒阶段)
症状:怕冷怕风,打喷嚏,流清鼻涕
重点:驱赶外寒,让身体赶快暖和起来
感冒1-2天措施
(不要空腹,选其一即可,家里有什么现成就先用)
--喝紫苏叶水(5岁左右孩子3克,大人5克。可泡,可煮。煮的时间不能过长,开锅2,3分钟)
--喝葱白煮水(开锅2,3分钟即可)
--喝姜水,小的孩子可以用姜泡脚
--其他各种方法(电吹风,热水袋,浴霸暖背法)
感冒2-3天措施
如果第1-2天措施寒邪没有抵住。后面还是流清鼻涕,打喷嚏
除了第1-2天的方法继续外(如之前喝的苏叶水,就继续喝苏叶水)+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同仁堂)祛风驱寒
如果受寒有咳嗽,可以用橘子皮泡水喝(散寒,宣肺止咳)或者吃烤橘子。
这一阶段千万不要用百合和川贝
(百合川贝都是祛痰滋阴药物,适合阴虚引起的燥咳。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驱寒,用了川贝后,有可能寒上加寒,把寒闭在了身体里)
注意事项:第一阶段非常重要。这个阶段时间非常短。
夏天:最快1-2小时
冬天:1-2天
第一阶段从第二阶段过渡期(从外寒到外寒里热阶段)
重点:主驱外寒,次清里热
症状:打喷嚏,喉咙痒,鼻涕有清有少量黄,咳嗽痰偶有黄痰出现
感冒3-4天措施
继续用驱外寒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
搭配用散里热中成药:蒲地蓝口服液或者双黄连口服液
(这个分量随着每个孩子热的情况有增有减,半支或者一支看孩子里内情况)
这个过渡期时间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孩子的状态。因为黄鼻涕/黄痰出现,有可能孩子身体里的内热出现了,所以散外寒的同时,就需要清内热,双管齐下。但量,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去调整。例如:前一个阶段,孩子有少许黄痰,里热不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就只给孩子一次喝半只蒲地蓝口服液清里热。但到了第二天,发现孩子情况没有好转,再慢慢变得越来越热,黄痰增加,或者鼻子里冒热气,舌头尖变红,这样就需要加大清内热的力度,在服用驱外寒药的同时,可以喝一支蒲地蓝口服液。这个阶段就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有所调节。
第二阶段(外寒里热)
重点:主清里热,次散外寒
症状:黄鼻涕增加,舌头尖红,容易口干。鼻子呼热气。
咳嗽的话,有黄痰或者咳不出来,感觉咳嗽声有痰,在胸腔里面的声音。
感冒4-7天措施
用散里热中成药:蒲地蓝口服液或者双黄连(整支)
继续用驱外寒中成药:感冒清热颗粒(可减少半包,或者1/4包)
如果这阶段有上面描述的咳嗽,可以配合宣肺清肺热的药,像桑叶,浙贝母,批把叶等。
如果黄痰非常多,可以搭配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辅助祛痰,必须是黄痰)
如果这阶段咳嗽明显,可以只服用急支糖浆。急支糖浆有驱外寒,清里热并且宣肺的功效。
但用法,需要兑入热水,稀释后服用效果才更好。
注意事项:第二段时间最长。一定要坚持用药,特别是里热要清理干净。如果不清楚干净,有可能会反复咳嗽或者感冒。
第三阶段(表里俱热)
症状:高烧发热,痰会变成黄色或者绿色。咳嗽声非常剧烈,还伴有胸部疼痛。
措施:去医院就医
第四阶段(反复)
症状:表里俱热阶段过去。不发烧,剧烈反应已去。
但重返外寒第一阶段。打喷嚏流清鼻涕,鼻音很重
不要忽视这一阶段。处理不好,有可能让孩子反复感冒。
可以按照第一阶段方法驱外寒,感冒好后,马上补脾提高自身抵抗力:
怀山药15克,炒鸡内金3克(熬水,每天喝2小杯,喝三天)
---此笔记主要收集罗大伦老师著作的书中,我只是做了笔记的整理。转账请注明出处。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