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辉煌巨变看松江|这里是佘山镇!

 cxag 2019-10-10

佘山历史久远,是长江三角洲文明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上海老家”,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境内的北竿山、凤凰山、薛山、厍公山、东佘山、西佘山、凤凰山、薛山、辰山、厍公山、北竿山、钟贾山、天马山、横云山、小机山诸峰,林木茂盛,风光旖旎。天马山上的护珠塔更是一绝,其倾斜度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月湖雕塑公园、上海天马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上海天马赛车场、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等落成后,让佘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沪郊休闲、度假、娱乐、洽谈、健身的胜地。
了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外,近年来,佘山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将上海打造成全球科创中心的新战略,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目标,以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契机,唯实唯干、克难奋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看齐全球科创前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佘山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从2015年的3.29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6.98亿元,三年实现翻一番,今年1-8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已达6.07亿元。
如今的佘山,作为区委“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全覆盖的重镇,是国家卫生镇、市级文明镇、中国美丽宜居小镇,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潜力巨大。

▼戳进视频,看灵美佘山

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

灵感孕育在九峰,活力迸发看佘山

佘山高新科技园区获市级审批通过,园区建设与二次开发同步推进,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同智能制造相融合的产业社区。突破体细胞克隆猴世界级难题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G60脑智科创基地”签约落户佘山,发布全球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家级、辐射长三角的脑智产业基地。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荣获首个市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科技引领发展日益凸显。以蒂森克虏伯电梯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加快产业集聚,着力提高智能制造产业比重。

将“店小二”服务贯穿招商全过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先后引进了利柏特、伊禾农产品、朝律投资、爱奇艺体育等一批税收贡献大、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创新服务方法,搭建企业交流平台,积极促进镇域企业合作,切实做到服务精准对接,沟通有的放矢,问题对症下药。

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

佘山全力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不断丰富旅游功能性项目,积极发挥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世茂洲际酒店、佘山高尔夫、天马赛车场、辰山植物园、欢乐谷等知名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效应。积极探索农旅文一体化发展,发展以白色稻米、粉色桃园、黄色油菜、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的“四色”农业产业经济,形成了“花神会”、水蜜桃采摘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旅游品牌。佘山地区各景点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营业收入连年创新高,2018年接待人数达900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超12亿元。

着眼绿色生态,依法、铁腕、稳妥抓实“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无违建先进镇。无违建先进居(村)创建率达100%。以精细化理念为依托,结合创全、网格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深化美丽家园建设,“居改非”实现清库。以广告牌改造提升为重点,探索实施“路长制”,“美丽街区”有序推进。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闭环管理,加大渣土、垃圾管控力度,偷乱倒次数同比下降80%。加快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城管中队+市民巡访团+网格长”四位一体监管模式,18个居住区申报分类实效达标 小区,垃圾分类在全市各街镇排名中优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佘山

改善城镇新面貌。积极平稳推进天马社区城中村改造,动迁签约率达到90%,城中村建设用地减量化立项226.27亩。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按照动迁台账式管理、全过程记录,做到事前有详细计划可循、事中有规范记录可看、事后有档案资料可查。扎实稳妥推进滞留户的清退工作,历时多年的29户佘北大居滞留户两年内全部清退完毕。全面完成天马干、湿垃圾处置项目等重大项目动迁,为佘山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江秋六期、七期安置地块项目主体结构全面施工,涉及总套数2278套、总建筑面积31.96万平方米,佘北大居62A-04A、72A-04A地块结构封顶,涉及总套数1605套、总面积25.1万平方米,在建的安置基地建成后,历时多年的安置问题将基本解决。集镇区域内历时多年的杨溇危房全部置换完毕。采取提前动迁、优先安置特殊困难群众、安置地块征地保障等方式,并创新适当微调分房的方法,累计完成12667套的分房安置并办理了5222套分户产证,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

高质量建设,打造宜居新佘山。坚持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高定位出发,对标一流,对接需求,规划建设天马“禅意小镇”,推进“横云山居”民宿项目,正式启用江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西霞花园投入使用,建成陈坊桥、横云山停车场,新增车位700个。着力加快大居商业设施、道路修建、绿化布局、雨污分流等基础配套建设,营造良好居住环境,让佘山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滑动可查看全文

图说变化

辰山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辰花路3888号,坐落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于2011年1月23日对外开放,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1905年,辰山山体开始动工采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辰山采石场。2000年,辰山采石场才被政府关闭,辰山采石工业终止。

2000至2004年间,上海市及松江区持续对采石坑进行了围护避险工程治理。经申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地方配套出资对遗留的辰山矿坑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2004年至2010年,在经过6年的清理、规划和植被种植后,最终这里焕然一新,成为上海辰山植物园中一处独特的游览地标——矿坑花园。

陈坊桥

陈坊桥为一集镇名,是佘山镇镇治所在地,该地名产生缘于明末文学大家陈继儒在此建牌坊、造石桥的故事。陈继儒所建的牌坊为石质结构,位置选择在辰山塘以东今桃源路。清末,在辰山塘西岸始建集镇,街巷呈东西向,宽3米余,有青砖侧铺的路面,两侧为店铺,有茶馆、肉庄、鱼行、豆腐店、理发店、饭菜馆、南北杂货店等。民国初,集镇扩大,东岸集镇街面向北延伸至三官塘,再向东延伸开去。解放后,陈坊桥集镇为佘山乡、佘山公社机关驻地。

1960年,外青松公路青浦县城至佘山段筑成,松江至青浦的公交开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多家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佘山修建酒店、宾馆、度假村,集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数说发展

大事记

1949

5月,佘山地区成立佘山办事处。

1955

5月,佘干区划归松江县(原属青浦县)。

1983

编制完成《陈坊桥集镇总体规划》。

1986

6月,撤乡建镇,成立佘山镇人民政府。

1992

5月,辟建佘山工业园区。

1996

成立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1999

8月,开挖月湖,建成月湖雕塑公园。

2001

8月,佘山、天马两镇合并,成立佘山镇人民政府。

2015

启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

2018

12月,建成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

编辑:周正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