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结尾尴尬了,想象后面的故事会是怎样的?

 阿冷上学 2019-10-10

经常在阅读一些文章时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结尾,故事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开端突然没有了。比如《穷人》《凡卡》等等。今天的这个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依然是一个可发挥的结尾。

主人公珍妮和她的丈夫住在一个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里,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生活也是勉强度日,但是他们也是有爱心的,似乎更懂得同情比自己弱小,会去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无意之中结识了住在自己对街的老人。再过圣诞节时,他们也给老人准备了一份礼物,为老人赶制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悄悄的放在了老人的房门前,等着老人发现这份礼物。

01.jpg令人意外的是,等老人回来后,老人很高兴的把自己的这件礼物要送给他们,说自己不需要,把这份礼物给约翰(主人公珍妮的丈夫)比较合适,因为他在铁路局干坂道工,上夜班用得着,并且把那朵玫瑰送给了珍妮。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后面的情节该是怎样的呢?这件棉袄该怎么处理呢?珍妮会把事情告诉老人吗?我们在这里分析一下,理智的分析一下。

银杏树果子调色.jpg首先,珍妮应该不会把这件棉袄的来历讲出来。因为那样会使老人很伤心并且有些失落,因为这份礼物不是陌生好心人送的。自己再作为礼物送给珍妮他们是不合适的,甚至会让老人有些尴尬。

其次,老人不会接受这份礼物,并且坚持给珍妮一家。这份礼物是好心人给老人的,珍妮会劝说老人收下,老人有可能坚决不收,并且把这份礼物给珍妮,因为他们对他的帮助真的很大,老人一直没有感恩的机会,这次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第三,这份礼物怎么处理呢?珍妮是接受,还是留给老人呢?如果珍妮劝说老人,老人就是不肯接受的话,珍妮会无奈的接受这份礼物,因为这是老人对他们的一种感恩的回报,或者说满足了老人的一个心愿。当然,这件棉衣也可以相互借着穿,当然,这样的话就会有些乱了,毕竟在生活中没有相互借着穿的习惯。珍妮就当满足了老人的一个心愿,此时,老人会很高兴,珍妮也会很感动。

小画作 (2)调色.jpg第四,老人会不会故意要把这件衣服要还给珍妮呢?凭老人的人脉关系,帮助他的人应该不多,他完全可以猜出来是谁送他的,但是他不想接受,于是自己撒了一个谎,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当然,如果要是小学生做续写,可以不必按照这种思路来,无论怎么写都是合理的,只要能体现出相互之间的一种关爱就已经足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