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德恒:《红楼梦》里怎么出现那么多的西洋钟表

 昵称66206798 2019-10-10

在《红楼梦》产生的时代,有个名叫张问安的人,他在广州专门经营对外贸易的洋行里,看到西洋钟表,觉得十分新奇,写诗叹道:

“机轮历落动天倪,彩佩缤纷绣带齐。

比似红毛好官样,半圭花影佛兰西。”

还半通不通的注曰:“洋表有红毛,佛兰西两种,红毛多镀金壳,佛兰西多镀银壳”,“自鸣钟有挂钟,座钟,八音”。

他看的钟表和关于钟表的知识,绝比不上曹頫曹雪芹看到的多,知道的多。

曹頫曹雪芹生活的雍乾之际,从西洋进口的生活用具,以钟表最为精致珍贵,进口的数量也很大,这在《红楼梦》中有充分的反映。平日里,贾宝玉随身带着块 “核桃大的金表”,王熙凤的房间挂着能看见钟摆的挂钟,仆人们上值的房间里有报时钟,甚至管家,仆妇,丫鬟们也“随身俱有钟表”。apple售后

《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被打点报时的钟吓了一跳。

“刘姥姥只听见咯噔咯噔的响声,很是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这是个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一声,又若金钟铜磐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

“刘姥姥只听见咯噔咯噔的响声,很是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这是个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一声,又若金钟铜磐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

刘姥姥这个乡下婆子不认识挂钟,想成“匣子”,不认识钟摆,看似秤砣。

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国府,是把钟表作为掌握时间的主要依据的更梆之声,似乎已从贾府消失,王熙凤说:

“如今有了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算账,素日跟我的人,随身俱有钟表,不论大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

从这段话看,钟表在贾府里已达到普及的程度,当值的上房里有,丫鬟仆妇们随身携带,这样的家庭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只有家里有直接经营外贸行业的人,或有这方面的亲属,才有机会得到这么多种类齐全的钟表。曹家从曹玺,曹寅开始就有外贸方面的背景,所以曹雪芹能把这些西洋进口钟表写得形象逼真,并用他们巧妙的衬托了自己笔下人物的性格,使人读来栩栩如生,大有呼之欲出之感。

作者王德恒

原文刊载在1985年6月24日《国际商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