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腹泻高发期,育儿师教你几招,应对孩子腹泻

 赛普琳 2019-10-11

孩子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腹泻过几次,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腹泻更为常见。家长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病家怕抽,医家怕泻!就是说,家长怕孩子抽风,医生怕孩子腹泻。

为什么医生会怕孩子腹泻呢?其实,腹泻并不可怕,可是腹泻有个特点:完全康复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要一周以上。俗话说:一日吃伤,十日喝汤。腹泻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吃喝护理要有一定讲究。可是,家长都希望孩子的病很快好起来,而医生在几天内根本治不好腹泻,所以,医生最怕医治腹泻的孩子了。

一、认识腹泻

腹泻其实不完全是一种病,也可以算作某种疾病的一种表现。孩子出现腹泻,不要急于给他吃止泻药,除非遵医嘱使用。

腹泻并不一定是坏事,也可以看作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消化系统进入细菌、病毒时,机体有可能通过腹泻的方式把细菌、病毒排泄出去。如果过早地给孩子使用止泻药,会损害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支持病原体在体内过度繁殖,从而使病情加重,所以,适当地腹泻并不一定是坏事。另外,腹泻不一定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如患肺炎的孩子,由于机体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或发生紊乱,也会出现腹泻。这时,如果腹泻情况不严重,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随着肺炎的好转,腹泻自然会痊愈。

二、引起腹泻的原因

儿童腹泻不全是因为吃了脏东西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病毒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腹泻等;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消化不良也易导致腹泻;乳糖不耐受也是引发腹泻的重要原因。

三、孩子腹泻,我们该做些什么

1、观察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如果大便是糊状或里面有不消化的奶瓣儿,大便量不大,不是水样便,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如果出现水样便,每次量很多或肉眼可见黏液、血丝,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2、收集孩子的大便。如果孩子刚刚出现腹泻,看上去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玩儿,脸色不差,可以把他的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在其大便后半小时内,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化验。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收集大便,最好让孩子拉在塑料袋里,取样的大便不需要太多,最好在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收集。如果第一次化验结果正常,而孩子仍然出现腹泻情况,可再次送检化验。

3、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脱水现象。如果孩子出现尿少,哭泣时泪少或无泪,说明脱水较严重,应立即给孩子补水。如果孩子没有呕吐现象,可以给他服口服补液盐或临时喂他喝点儿淡糖盐水。如果孩子呕吐得很厉害,不能进食,须立即带其去医院检查。同时,还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现象,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要遵医嘱适当选用退热药。

4、腹泻的时候不需要禁食。有人说孩子腹泻时要饿一下他,这样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小孩子对饥饿的耐受力差,过度饥饿很可能加重脱水症状。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出现腹泻,可继续正常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可适当稀释奶粉或换成无乳糖奶粉(腹泻奶粉)喂养,待孩子腹泻痊愈后再恢复正常喂养方式;已经正常吃饭的孩子,应停止食用牛奶、肉、蛋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喝稀饭或面汤进行胃肠调理。孩子出现腹泻,总的饮食原则为:不提倡饥饿疗法,也不能吃得过饱,不饿不要硬喂,饮食以清淡为主。

5、除了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以外,还可以将以下信息提供给医生:

体温是否正常,身上有无皮疹或其他异常现象。

是否发热,如发热,腹泻是发生在发热前,还是发热后。

精神面貌是否正常,有无精神差、阵发性哭闹、尿少、呕吐等现象。

四、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治疗

如果孩子的腹泻症状不严重且精神状态尚好,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但出现以下情况,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1、严重呕吐,不能进食。

2、尿少、阵发性哭闹、呕吐、精神状态差、面色改变等。

3、严重腹泻,每次量多或次数多,送孩子去医院的同时,需将孩子的大便带到医院,请医生化验。

4、1岁以内的孩子出现腹泻。

5、出现明显的黏液便或脓血便。

五、去医院干什么

1、化验便常规,如孩子发热,需同时化验血常规,如症状不重,不要主动要求给孩子打针或输液。

2、如果孩子血常规白细胞较高,合并出现严重感染,大便里也有明确感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早输液治疗,同时还要口服药物,并做到复查便常规。

3、如果孩子哭闹明显,大便成果酱样,应请外科大夫诊治,防止出现肠套叠等疾病,必要时要做腹部平片检查。

专家建议,2岁以上的孩子出现腹泻,可在家中吃药观察不超过两天,如果孩子没有好转,精神变差,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发生腹泻,不建议在家中长时间观察,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

面对腹泻,家长首先不能过于急躁,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做到认真护理,还应及时和医生沟通,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或局部用药(如贴剂,这些只能作为辅助用药)。小儿腹泻可能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腹泻并不可怕,关键要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以及合理喂养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