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琼林宴》-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

 古稀老人赵 2019-10-11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四乃人生至乐也。

久旱逢甘霖,是活命,眼看着要步入绝境,突然天雷滚滚,老天开恩继续赏饭吃,心理上会觉得自己福报所至,便有了希望和正面的暗示。他乡遇故知,这点我的感触并不深,我外出求学到杭州,与老家仍然在同一省份。到了新的城市,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渐渐建立了新的生活圈,孤独感和隔离感并不强烈,那个因他乡遇故知而涕零的人,我想他肯定经历了我们不知道的艰难。洞房花烛夜,要说这是人生至乐还得有个前提:洞房的,需是自己的心爱深爱之人,从此以后名正言顺牵手,想想都是遮不住掩不住的幸福喜悦,若仅仅说的是洞房的春宵之乐,那未免也太肤浅了。只是,在包办婚姻占多的封建社会,能与自己心仪心爱之人步入洞房的,那都是像中了奖似的稀缺。至于这第四者......窃以为,在唯有读书高的科举时代,金榜题名才是王道,从此有天子恩禄,有美眷佳人,财富、尊严、地位、美人....啥都会有,早上还在茅草房里埋头苦读呢,晚上已经是有资格奔赴琼林宴的座上宾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才是真正登上人生的快意巅峰了。

《琼林宴》-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

琼林宴在鹿鸣宴之上。鹿鸣宴算是乡宴,最牛也是由巡抚主持,相当于现在省长级别。而琼林宴是由皇帝主持的,是国宴、御宴,就算皇帝不能参加,也会任命亲信重臣陪宴。琼林宴上最风光的自然是状元郎了,只要不是长得特别丑特别猥琐,很容易成为皇亲国戚选婿的第一人选,纵然皇族看不上,娶个达官显贵的千金也是轻松之事。这是新人融入朝堂、建立关系网的一个绝好机会,尤其是通过联姻这种相对更为稳固的方式。各家朝堂元老们也是带着骨碌碌的眼睛来的,忙着为自家寻找心仪的乘龙快婿,为家族增加新鲜血液,培养新势力。

琼林,长满玉树琼花的林子,只听名字便觉仙风阵阵,好似来自海上仙子国。其实它指的是宋代皇帝的御花园琼林苑,位于开封府新郑门外金明池对面。此宴会传统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亲自主持殿试,亲自宣布名次,由皇帝亲口念出一甲三人名字,阶下卫士齐声传名,这种操作称为“传胪”。然后皇上赐宴于御花园琼林苑庆贺。开国皇帝总是比较勤勉的,啥事都要亲力亲为。

科举时代鼓励“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于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披荆斩棘一路杀到读书链顶端的几个幸运儿,国家自然会给予至高无上的荣耀,也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更多人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对国家来说,是一个选拔人才较为有效的方式,对读书人尤其是出身寒门的读书人来说,也是一条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相对公平的途径,否则,越权贵越垄断,越穷的人越没有翻身机会,只能永远处于食物链最底部,被重重大山压着见不到一线希望的光茫。

《琼林宴》-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

最顶端永远是最耀眼的,就像我们常常只看到第一名状元的风采,而忽视第二名和第三名,更不用说其他登科的进士。如果这个状元不仅才高八斗,颜值也是高人八度,进退有度,气宇轩昂,那真是人中龙凤,国之瑰宝了。实力与颜值齐飞,不用说就是当朝的全民偶像,有时候连皇帝也会被这美男学霸的风采折服。北宋真宗时有状元名蔡齐,“堂堂伟岸,进退有法”,宋真宗也被迷住了,令金吾卫清道,状元郎骑高头大马游街夸官,从崇政殿到东华门,万人空巷争睹新人容颜,这样的风头,啧啧啧,羡慕死众人....... 此时此刻,才真正体验到“金榜题名时”所带来的极致荣耀与自我价值实现了吧!

之后去参加皇帝在御花园主持的琼林宴。等级是十分严明的,状元单独一席,榜眼和探花共一席,其余登科进士四人一席。用的餐具也有等级之分,比如只有状元才能用金碗和刻字的纪念性银牌。皇帝赐御酒、宫花。宫花插在帽子之上,就像我们在戏曲里见到的样子,以示喜气和轻松气氛。偏有个严肃的人—曾经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对此不以为然,琼林宴上不愿意戴花,觉得戴宫花是轻佻的,助长浮夸风和奢侈风,便抗拒之。结果还是同年好说歹说,劝他随随喜,“君赐不可违也”,何必在这种小事上横生枝节?后来司马光想想也有道理,“乃簪一花”。说起来还得感谢这位同年,要是当初琼林宴上为了这个戴不戴花的问题硬头颈犟着,皇帝心想你小子翅膀还没长硬就要跟我对着干了?那真是要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了。

《琼林宴》-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

琼林宴上除了餐具高贵,菜肴更是精致奇特,荟萃大千世界里的奇珍异味,古人只用一句话描述就够了—“极天厨之馔”,此物之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见了天子,参加天子举办的琼林宴,做了天子门生,那就等于是上天了呀!从低阶层跃入高阶层 — 传说中的跃龙门,鲤鱼变成龙。唐朝的“烧尾宴”,其名字就是这个意思,鲤鱼尾巴被烧掉,变成真龙,虽然有短暂的痛,但从此得到质的蜕变与飞跃,需要与一些旧的羁绊做个断舍离,本质上还是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观念。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科举时代多少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啊!也是那些贫寒读书人唯一的希望所在,只有靠苦读拼出一条血路,才能解决大部分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贫穷、卑微、徒受欺凌、爱而不得....幸运者最后有机会参加鹿鸣宴,更幸运者直上琼林宴,袍笏加身,衣锦还乡,春风得意之时难免意气风发,胸壑中便有了很多意欲大展拳脚的蓝图。琼林宴是个美好甚至可以说是唯美的开始,可是在我看来,更多地像一种假象。一个人进入官场之后,等待他的,绝不会是如此唯美瑰丽、仙境般的景象。就像我在《我的老祖宗秦鸣雷》里所写的,年轻时,总有远大抱负和美好愿景,想着成龙成凤,提笔写下“总有风云时际会,化为霖雨济苍生”这样的豪言壮语,数十年仕途颠仆之后倦鸟归巢,才明白了人生真相是—“但得此身长健,堪称陆地神仙”。

琼林宴,是个唯美的开始,可是,也只是一个唯美的开始而已。

【云端原创】

(作者声明:本人文字皆为原创,抄袭必究)

《琼林宴》-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

《琼林宴》- 古人认为人活一世,最爽的事情有四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