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花医学的辨证论治思维

 国医小筑 2019-10-11

莲花(张氏)手法医学吸纳了古今中外诸门医学学说之精华,以古中医学系统辨证思维为根基,不断吸纳当今最新的医学科学理论,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开放医学体系。莲花手法医学目前有二十六部理论支持,有丰富且独立的手法技术保证,以及充分的临床实践支撑。

莲花医学认为,人类生命系统的控制不是单向度的,在数亿年的生命进化过程中,更高一级的生命体不断地吸纳整合单细胞生物、微生物等微小的生命体,最终演化出了人类这一生命体。例如,人体细胞里的线粒体,最初就是由某个单细胞生物俘获的另一单细胞生物,而每个人的肠道里,都生存着百亿计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益生菌,为饮食营养的吸收、人体免疫机能的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原本独立的生命体成为一个整体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人体。同样,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大脑等器官,它们的运作原理都不是独立的,也不是简单的分工或指挥。因此,人体的某一方面、某一部位出了问题,就不能只考虑局部的、单方面的治疗,而需要在人的整体层面去把握和解决。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生命规律,我们的先人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出发,将阴阳五行理论纳入到中医学,以把握脏腑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水、火、金、木、土这五行分别代表人体的肾、心、肝、肺、脾五脏,其中,水克火,亦即肾脏对心脏的功能有平抑作用,火克金,亦即心脏对肺脏的功能有调控作用,那么按一般的逻辑推理,水应克金,也就是肾脏对肺脏也为“克”,但五行关系中却为“金生水”,也就是肺脏对肾脏的功能有支持作用。由此就可以看出,古中医学的整体观超出简单的线性逻辑思维。进一步,火克金,若心火自身太弱,则不仅不能克制肺金,反而会受到“反克”,也就是“金侮火”。再进一步,脏腑五行配合上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纲”,对于人体系统的把握就更加复杂而灵活了——这也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思维的核心所在。

莲花医学并不直接使用古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而是在更高的哲学层面,继承发扬了古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思维,并接轨结合于现代医学科学的理论成果。

下面,就以肠胃病为例,阐述莲花医学特有的辨证论治体系:

首先,针对绝大多数的肠胃病,要从肠系膜与胃筋膜的层面解决组织的结构性问题。举例来讲,如果人体的腰四椎发生病变,那么将在很大的可能性上导致肠胃的功能受阻,例如,腰四椎膨出或滑脱,会带给肠系膜及结肠以过度的张力,容易诱发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结肠息肉、盲肠炎等病症。

莲花医学处理此类问题时,绝不使用强力去解决腰四椎的变位或变形,而是运用符合人体结构规律的柔性手法进行修复,并运用筋膜松弛技术松解受限的腰四椎与结肠、肠系膜之间的张力,从而让相关肠胃组织的运作恢复正常。

在此之上,莲花医学运用中医学的经络穴位技术,解决相关腧穴与墓穴对肠胃功能的干涉问题,从而让胃与小肠、大肠恢复正常的功能律动。

莲花医学强调人体是一个交互复杂的整体系统,对于肠胃疾病,常常会从腿部、手部或头部反射区入手来进行全息调理。

莲花医学认为,人体某一部位出现的病症,乃是人体内部环境整体恶化的产物,对于肠胃疾病而言,绝大多数都与体质寒湿有关,只有祛除寒湿,以及消解外界的不良应力,我们的组织、器官才能达到良好的自我律动。因此,莲花医学在疾病康复中,非常注重调理体内环境,改善相关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莲花医学认为,万病始于淤堵,万病不离血瘀。对于肠胃病而言,改善肠胃组织的血循环,尤其是微循环机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此方面,莲花医学运用古中医学的智慧,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内治八法,改善肠胃局部和整体的血循环,从而促进肠胃疾病的康复。

莲花医学在古中医学之上,同时吸收了祖国道医学独到的医理医法,对于肠胃病追本溯源,认为人身的先天魄门与后天魄门乃是人体疾病的两大开关,针对肠胃病,亦从先、后天魄门入手,去邪气,扶正气。

莲花医学与现代中西医的一个重要分别,就是现代中西医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把身与心看作两个系统,而莲花医学则与古中医学一致,非常强调身心一体之同治,在疾病康复中的至关重要性。

对于肠胃病,莲花医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情绪与其肠胃健康有很大的关系。例如,一个思想固执或焦虑忧郁的人,其身体出现肠胃病的几率要远高于心思平和之人,对此,莲花医学运用相应的身心情绪释放技术来解决此类由思想、情绪造成的肠胃疾病。

莲花医学认为,肠胃肿瘤以及其他重大的肠胃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乃是来自长期的不良情绪,要想获得真正的康复,首先必须要释放胃部与大小肠中储存的创伤情绪印痕。

最后,莲花医学呼吁:现今的中西医同仁,一定要尊重身心一体的生命,不能盲目陷入现代科学的微观分割思维,而应在医疗理念上“返璞归真”,汲取古中医学的智慧,将生命与疾病放在更高的维度看待,并非医治人的病,而是医治病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