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才33岁呀,我不想切子宫!”年轻妈妈含泪产子,险遇大出血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10-11

两年前,东方卫视有一档剧集式纪录片《生门》开播,其讲述的是产房发生的故事。

在节目中,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33岁产妇夏锦菊的故事。

“我才33岁呀,我不想切子宫!”

对于夏锦菊来说,生门,既是生之门,也是死之门。

这是她第三次剖腹产,32周,早产。由于胎盘前置,长在了前两次破腹产的疤痕上,还穿透子宫肌层,植入了膀胱。这就意味着胎盘被拿出后,夏锦菊血就会喷涌而出,随时有生命危险。

果不其然,孩子出生之后,夏锦菊开始产后大出血。医生找到夏锦菊的父亲,要他签字同意女儿切除子宫。

然而,得知这一消息的夏锦菊,却拼命央求医生不要切除她的子宫……最终,夏锦菊逃过了一劫。

《生门》截图

很多观众依然记得,当夏锦菊为保住子宫而在手术台上死去活来后回到病房时,她的父亲在床沿抚摸自己女儿的手的那段镜头,是那样温馨。然而,谁又能理解一个女人拼了命保住子宫的痛?

看完这集,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是命重要还是子宫重要?!如果是你,在生命和切除子宫面前,会如何选择?

很多时候,切除子宫最大的阻碍来自女性的自我认同。很多女性觉得,没有子宫就不是完整的女人,事实真是这样吗?

子宫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来月经”和“生小孩”。当子宫完成生育功能之后,也就相当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能发挥的作用已经极其有限。

切除子宫,对女人有何影响?

一般不到迫不得已,医生是不会建议患者切除子宫的。因为虽然有的患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岁数,即使已经生育过小孩,并且开始绝经,医生也不会轻易给出这个建议。只有身体健康和生命遭到威胁时,才会建议患者切除子宫。

比如遇到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癌、卵巢癌、慢性感染、严重的化脓感染、紧急情况下或怀孕后的大出血等情况时,医生会根据实际病情和患者的意愿,采取子宫切除手术。

虽然子宫只是担负着“来月经”和“生孩子”这两个职责,但是由于切除子宫必须要在盆底挖个窟窿,而且要切断跟子宫相关联的血管、神经及固定子宫的10条韧带。因此,子宫切除之后,还是会给女性带来一定的影响的。比如:

1. 子宫切除之后,盆底完整性遭到破坏,盆底支持力度下降,女性会大大增加患心血管风险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2.子宫切除之后,周围的神经受损,会使女性在术后很久依然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有些女性因为子宫切除产生的疼痛感还是终生的、永久的。

3.切除子宫之后,卵巢供血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卵巢早衰,即更年期提前的症状。

4.切除子宫也会对性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性生活不和谐,影响夫妻感情。

5.除了生理上的床上,切除子宫还会给女性的带来一系列心理创伤。比如个性改变、记忆力下降、丧失社交能力、失去母性感等等。

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切除子宫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选择。不过,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合理听取医生的意见。而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实行子宫切除手术,以免留下后患。

对你来说,如果面对要切除子宫的情况,会怎么做呢?

参考资料:

[1]《女人切子宫危害有多大》.广州日报.2014-06-05

[2]《同房后出血小心宫颈癌 癌前病变可不切除子宫》.广州日报.2013-09-02

[3]《我国每年有250万名女性失去子宫 四成患者可避免子宫切除》.中国医药报.2011-07-18

[4]《子宫患癌还能怀孕吗?》.央视网.2019-08-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