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涞源,即将消失的古老技艺——驯鹰!

 刘沟村图书馆 2019-10-11

驯  鹰  记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金秋之际,钦佩于毛主席诗词“鹰击长空”般的大气、奔放。不禁回想起在姥爷、姥姥家度过的童年时光;想起村子里人们捕鹰、驯鹰、放鹰的往事。驯鹰之事,笔者或耳濡目染,或亲身经历,至今浮于脑海,犹如昨日。每当秋收、秋忙之季,正是鹰隼向南迁徙之时。捕鹰、驯鹰、放鹰,是在秋天将生鹰(未驯化的鹰)驯化为熟鹰(已驯化的鹰)的猎鹰“三部”曲。

       “处暑的鹞子,白露的鹰,过了霜降打海青”;这是儿时所听到的有关捕鹰的谚语。随着秋季不同的节气,不同种类的猛禽盘旋于故乡的群山。在群山环绕的山村中,有多少双仰望苍穹的眼睛。目力所及之处,又有多少只雄鹰掠过。那时,学校放秋假,学生们帮着家里收秋。在秋收闲暇之余,悄悄与村里有驯鹰爱好的人约好,伺机一起上山捕鹰。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作者此等豪气,是缘起于“牵黄擎苍”的出城狩猎。而“擎苍”是从第一阶段捕鹰开始的。

       捕鹰:俗称打鹰。清晨,在东方破晓之前,带上约半月前开始圈(方言读quan)养于笼中的鸽子、鹰网、鸽拐,以及人与鸽子的给养土豆、嫩棒子、谷穗等;一行三、四人沿着羊肠小路爬到山顶。在山顶,极目东方,红光初现,豁然开朗;此时,山脚下的村庄由模糊而清晰,炊烟袅袅,祥和宁静。在鹰铺前,固定好鸽拐、鹰网。用小拇指般粗细的两根绳子分别系好鸽拐、鹰网,在鸽拐顶部系好鸽子。所谓鹰网,即将宽七尺,高一丈左右的网,使之两端固定或缠绕于两根直径约一寸半,高约七尺的硬杂木杆上,而做成鹰网。杆顶端与网顶端平齐,杆根部剩余三尺网,以防止鹰从网底与地面的缝隙逃脱。所谓鸽拐,即固定于地面且能够转动的“丁”字形木架,约二尺多高。鸽拐绳、鹰网绳通向鹰铺,捕鹰人通过绳子控制鸽子、鹰网。然后,人隐藏于鹰铺,等待鹰铺上前方鹰的飞来。所谓鹰铺,即为隐藏捕鹰人的掩体,由捕鹰人用树枝、树叶、茅草提前撘建而成的窝棚。鹰铺前方留下仅供观察的瞭望孔。捕鹰人从瞭望孔中,搜寻天空中出现的鹰。


       在急切的等待中,一旦发现鹰的踪影,捕鹰人立即拉动鸽拐绳;鸽子振翅,从而引起鹰的注意。空中盘旋的鹰,若被鸽子吸引,则俯冲而来,疾如电、快如风。此时,鹰铺内的人,屏住呼吸,静如黎明,恐响动引起鹰的警觉。在鹰即将触地捕捉鸽子的一刹那,捕鹰人拉动网绳,将鹰网住。鹰受惊吓,在网内扑腾挣扎,并发出“犀利利”“犀利利”……的尖叫声。人冲出鹰铺,扑向目标,将鹰“五花大绑”系住,有时给鹰戴上眼罩,捕鹰成功。其后方能开始第二阶段的驯鹰。涞源当地驯鹰人,主要驯养苍鹰。其它像皇家驯养的海东青、白玉爪,非常稀有,很难捕到。苍鹰:一岁龄,毛色苍红,体型较小,称为小红鹰;二岁龄,毛色苍红体型大,称为大红鹰或二岁鹰;三岁龄,毛色苍灰,称为老婆鹰或老三岁。小红鹰用来捕捉野鸡等飞禽,大红鹰、老婆鹰主要用来捕捉野兔。

       古代皇家驯养的海东青和白玉爪,由于年代久远,现在说法不一。有人说海东青是矛隼,白玉爪是白尾海雕。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为乾隆皇帝所画的《白鹘图》。画中的鹰,有人说是白玉爪。本人查阅矛隼图片,感觉画中的鹰,应是矛隼。

海冬青

矛隼

       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77岁高龄的驯鹰“老把式”梁老。梁老曾经捕鹰、驯鹰几十年。据他所知,十里八乡的捕鹰人捕到的仅是鹞子(隼的一种,体型较小)、花宝(音huabao,一种狩猎能力不强,体型比鹞子大,比鹰小的猛禽)、苍鹰。他还讲了一件趣事:约四十年前,有人捕到一只奇鹰,此鹰体型较大,性情猛。本村和周围村的鹰把式无人能识。此人找到梁老,梁老断定为兔鹘。笔者查阅,兔鹘——鹘指的是隼,兔指的是雌隼驯化后适合捕捉猎物兔子。今天,兔鹘是雌隼的别称。另雄隼驯化后适合捕捉鸽子,被称为鸽鹘。梁老说“捕捉到兔鹘的人,正是你的三叔”。梁老因捕鹰之事而想到了我的三叔。我每当念及已辞世的三叔,不禁怆然。梁老说“兔鹘适合平原,而不适合山区驯养,你三叔只好将它放飞”。

苍鹰

雌隼

       驯鹰:将新捕获的鹰,俗称生鹰,驯化成听人使唤的鹰,俗称熟鹰。首先驯鹰人在鹰的双腿上系两根细牛皮绳子。然后,戴上皮手套,将鹰架在手臂上,开始“熬鹰”。“熬鹰”是驯鹰的第一步,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鹰架在手臂上,到人多的地方去遛鹰,有时架鹰到很晚,甚至整宿熬鹰。这是为了磨掉鹰的野性,让鹰习惯与人相处、熟悉人类的世界,使鹰不再胆小,且能在手臂上安心进食,俗称让鹰认食。鹰认食后,人喊着口令用诱饵引诱鹰到手臂上进食,俗称叫鹰。叫鹰的距离由近到远,由起初的半尺逐渐到最后的两丈五尺左右,驯鹰基本成功。整个“驯鹰”的过程大约需要8-20天的时间,在鹰进食的时段,将鹰带到空阔的地带,让另一人架鹰,主人拿着诱饵喊着口令叫鹰,在任何地方只要鹰听见口令,就飞回主人手臂上,反复训练,方大功告成。

       调“膘情”是驯鹰的关键,“膘情”是指鹰体内油脂的多少。在“熬鹰”的头一两天内,鹰每天要吃约二、三两左右的新鲜精肉(最好是上等的新鲜牛肉),让它吃饱。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要控制鹰的进食量,每天仅让它吃八九成饱,让鹰保持在最佳的“膘情”。“膘情肥”的鹰不愿捕猎,需喂食麻轴。所谓“麻轴”,即用麻缠成四公分左右的柱状物,粗细以便于鹰吞咽为宜。据说麻轴起到排除胃里不能消化的骨渣、汲取油脂、降低鹰的膘情等作用。“膘情瘦”的鹰虽有强烈的捕食欲望,但会因体力不支难以捕到猎物,只有“膘情”适宜,才能训出一只好鹰。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五言古诗《放鹰》中有这样的描述:“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对此白居易总结得精炼、准确。具有丰富经验的驯鹰“老把式”可通过观察鹰的眼神、动作、体形判断出一只鹰的“膘情”是否达标。只有通过以上的驯鹰过程,方可进行第三阶段的放鹰。

       放鹰:在放鹰前两日喂食减半,前一日不喂食。这样狩猎时鹰精神抖擞,捕猎欲望强烈。“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架上猎鹰,带上一班人马便可以放心捕猎。“八月九月原草稀,百鸟高高兔走肥”,驯鹰人在高处架着鹰,其他人寻找驱赶猎物。一旦发现猎物,则放鹰捕捉。“汉皇无事须游猎,雪乱争飞锦臂鞲”。“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古人这些诗词中,就是对放鹰狩猎的生动描述。

       经过整个冬季的捕猎。春节过后,猎人们会将鹰放飞。在放飞前将鹰喂饱,让其回归自然,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目的是让鹰去繁衍后代。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驯鹰狩猎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从皇帝贵族到平民百姓,驯鹰狩猎不仅是一种娱乐,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政治、军事,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一项国技。辽朝皇帝命令女真人岁贡海东青,而海东青不易捕获,且辽朝人所需越来越多。女真人不堪忍受,引起女真人的反抗。清代文人沈兆提写到“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小小的海东青,导致辽金之间一场巨大的战争,从而金国兴,辽国亡。海东青引起辽金国运之兴衰,让人万分感慨。

       明朝朱有燉的《元宫词》“湖上驾鹅映水明,海青常是内官擎。二宫皇后随銮驾,辇内开帘看放鹰”。明清两朝皇家设有专门的鹰坊。猎鹰文化,大量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平衡鹰猎文化的传承与动物保护两者的关系,需要人们研究探索。鹰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鹰猎文化是一种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世界性文化。如今在国外如英国与阿联酋等西亚国家,已发展为相对完整的产业,是一种贵族运动。

      驯鹰狩猎是男人骨子里迸发的血性,是古老习俗的传承,是千年的文化。鹰猎文化,对今天的涞源文化来说,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存,须保护、继承、发扬、传承。鹰猎文化,有英雄的气概,有不朽的诗篇,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为人、用人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