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一气之下立下一条遗嘱

 求学修身2011 2019-10-11

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看的实体书还是电子书大多都是横着排版的,但过去的书却是与现在完全不一样,是竖着排版的,这一点相信大家在很多民国时期的旧报纸中就可以知道。到建国初期,我国的书报才开始横着排版的,为此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得知这一决定,一气之下立下一条遗嘱。

在古代,为何文字是竖着写的,这是因为古代的上下尊卑思想,上下左右,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因此文字是竖着写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了。

但在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首次提出了关于中文书写应统一由左而右横写的提案,不过当时这个提案并没有引起代表们的多大关注度,实在是因为建国初期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人们无暇顾及到汉字的书写方式。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一气之下立下一条遗嘱

当时的大文人郭沫若、胡愈之等人也渐渐察觉出了汉字竖着写的不便之处,同时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认为人的两眼是横着的,眼睛的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自然省力,不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人名、地名排写也较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

一九五五年的《光明日报》就第一次以横着排版的文字刊登出一篇专门阐述书报横着排版的好处的文章,横排版才被人们所关注。虽然还有大多数人受传统思想束缚,可人们已经开始试着用横着写文字的方式。事实证明,郭沫若、胡愈之等人说的话是有可信度的。日子一长,大家用久了横排着排版的方式,也就被大家慢慢适应和接受了。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一气之下立下一条遗嘱

可是横排版的得以顺利推行,却引起了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不喜和不快。大家都知道陈寅恪虽然在海外接受了许多年的西方教育,可骨子里却还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士大夫,因此一直保持传统文人的观念和风骨,所以他对这种文字改革的态度表示反对,并写文抨击郭沫若等人。、

可是文字横着排版已经是大势所趋,陈寅恪先生也无能为力,只能一气之下立下一条遗嘱规矩,说以后只要出版他的作品,都必须使用竖排版,并且要用繁体字,否则就不能出版他写的作品。尽管这个遗嘱对于出版社过于严苛了,但大家为了表示对陈寅恪先生的尊敬,在后来都一直忠实执行陈寅恪先生的的遗嘱。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一气之下立下一条遗嘱

此外,多年以前,还发生了一场官司,关于陈寅恪先生的作品被横着横着排版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偷偷横着出版陈寅恪先生的作品了。

不管如何,陈寅恪先生始终是一个伟大的文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该永远敬重他,虽有些小过,但不影响大节。

参考文献:

《史家陈寅恪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