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气得立下这条遗嘱

 思明居士 2018-12-11

我们今天的书籍都是横着排版的,大家应该都熟悉,但是看历史电视剧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古代我们的先人一直都是竖着写字的,其实不只是古代,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国家的书籍和报纸都还是以竖版为标准版本的。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气得立下这条遗嘱

早在1950年的时候,陈嘉庚就提出书籍应该从左向右横写,但是直到1955年《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文章中详细阐述的横排的好处与竖排的弊端,认为文字横排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气得立下这条遗嘱

这个做法得到了郭沫若等人的大力支持,为了打消社会上的质疑声,这批作家专门撰文发表,言明:人的两只眼睛是横着的,所以书籍横着排版可以帮助加快阅读读书,让人的眼睛不至于过度疲劳,读书也会更加省力,另外书籍横着排版是全球的趋势,如果不进行改革会影响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而且书籍竖着排版会浪费纸张,以及各种数理化的公式运算就算变得相当麻烦......

文章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时间褒贬不一的评论都出来了,但是这个举措还是被实施了。一开始很不习惯,很多在报社工作的印刷工和记者,以及给报社投稿的作家们都有点蒙的感觉,经常是横着写东西,写着写着就又变成了竖着写,但是社会改革就是如此,几周过后,差不多都适应了横版的模式。

建国初期郭沫若提倡书横着排版,陈寅恪得知,气得立下这条遗嘱

但是其中有一个学术大家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那就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一,堪称天才级别的人物。但是他也有着很强的文化本体论,对于文字改革的态度很直接,那就是反感,虽然陈寅恪曾经在国外留学,但是却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中国人的观念和风骨,而不像其他外国留学回来的文人,身上都多了些精英主义,比如梁实秋。

陈寅恪晚年曾经定下一个规矩,那就是要出版他的作品,必须用繁体竖版,这种行为有点意气之争的意思,但是后人始终尊重他的意愿,对他的著作进行出版的时候,总是竖着进行排版,前几年因为有人出版陈寅恪的书籍采用了横版的排版方式,当时还引出了一场官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