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雪和村上春树未获诺贝尔文学奖,诺奖到底青睐什么样的作家?

 wenxuefeng360 2019-10-11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诺贝尔系列奖中最为关注的奖项,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在获奖人还没正式公布之前,各国媒体就在讨论自己国家的诺奖提名作家,更有博彩公司把这些名单放在一个专属的赔率榜上,排名最靠前,则被炒得最热。

今年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被炒得最热的候选人是残雪,因为她在赔率上与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并列第四名,曾被诺奖评委马悦然称为中国的“卡夫卡”,她也是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

不过很遗憾,今年的两个诺奖名额,颁发给了波兰女作家奥尔嘉·朵卡萩 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残雪和村上春树未获诺贝尔文学奖,诺奖到底青睐什么样的作家?

那么问题来了,诺奖到底青睐什么样的作家?这是一个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通过对诺奖诞生以来将近120名获奖者的分析,会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规律,现在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基本基调:关注人性,理想主义

诺贝尔作为一名化学家,临死前设立诺贝尔奖,就是希望这个世界不要因为自己发明了炸弹而变得糟糕,因此整个诺奖体系,都会带有关注人类本身的色彩、推动人类积极向上的。在诺贝尔的遗属中,提到文学奖是这么说的: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这句话里,重点是“具有理想倾向”,构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基本基调。也就是说,一个作者,无论多么牛逼,前提是有理想倾向,关注人而不是附庸某个组织,他是独立思考的、具有赤子之心的人,这是能获得诺奖的前提。

其次,诺贝尔奖更像一个终生成就奖,所以在过去一百多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年龄都偏大,平均年龄65岁,当然也有很年轻就获得的,比如英国作家吉卜林,得奖时42岁,法国作家加缪,得奖时44岁。但总的来说,都是在文坛上产生大的影响力,年过半百才获奖的。

因此,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看作者的某一部作品,而是整体作品。虽然,在颁奖词里,会着重提到其代表作。但大多数获奖作家的代表作,都是在获奖之前很早就发表并轰动文坛的,颁奖给一个作家时,重点的核心在考虑这个人的整体成就。

获奖作家的作品,尽管不能说是过去一百年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可以说是过去一百年里名列前茅的作品,其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获奖者的作品只在所在国家比较有名,在国际读者眼里可能比较小众,比如2015年的获得者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很少人知道,即使是文学爱好者,也不一定能收集得全其作品;另外三分之一,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泰戈尔的诗歌,川端康成的《雪国》,剩下的可以说名气不大不小,部分文艺青年能找到那种,比如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的作品,部分文艺青年爱读,但也有很多文艺青年不知道他。

无论怎样,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属于登大雅之堂的经典,而且无一例外关注某个地区的文化,或者人类本身的大命题,具有特别浓厚的人文精神。因此,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题材非常重要。据统计,历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中,出现最多的实词是“人类/人性/人道主义”,共计25次;其次是“生活/生命”,共计18次;再次是“宇宙/世界”,共计14次。

作家的言行、思想成就和作品的议题以及文学艺术穿透力,构造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基本调调。

主流视角:偏爱欧美,以英语文化为主

毫无疑问,将近120个获奖作家中,有将近90人属于欧美,因此可以说,欧美就像垄断了篮球足球明星那样垄断了诺贝尔文学奖。估计大家不难理解,诺奖本身是欧洲人设立的奖项,他们肯定偏重他们主导的文化作品,而且,欧美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状况比较趋同,思维上认同感强。

另外一个明显的壁垒就是语言。

文学奖跟别的奖不一样,别的奖靠的是成就,文学奖至少有一半功劳依赖翻译。因为大部分的评委,都属于印欧语系,懂英语的比较多,只有少数评委,懂亚非拉的语言。这就导致,即使很优秀的作品,翻译到英语或者瑞典语,就可能变了味道。因此,从泛英语文化的角度,欧美地区更容易获奖是事实。

基于这个原因,欧美国家的获奖作家更加多样化,对作家的包容性更强。当然,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型作家,但基于主场优势,不少先锋作家也获得诺奖,比如1969年得奖的爱尔兰剧作家,靠的主要是奇特的形式创新。

这种主场优势,甚至还扩散到非严格意义上的作家:1902年的诺奖颁给了写了《罗马史》的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马蒂亚斯特·奥多尔蒙森;1908年的诺奖颁给了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克里斯托弗·欧肯;1927年颁给了法国哲学家亨利·博格森;1950年颁发给逻辑学家罗素;1953年颁发给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2016年颁发给美国作曲家鲍勃·迪伦。

因此,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概率的角度,最好还是用印欧系,特别是英语或者法语来写作,这样机会更大,毕竟主场优势摆在哪里。事实也这样,2000年获得诺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就是去了法国之后,改用法语写作获得该奖的;2017年获得诺奖的石黑一雄则是用英语写作的日裔英国小说家。

非欧美地区:看重文化性而非实验性

目前亚非拉澳地区的获奖作家,不到20个,而其中差不多一半,又被跟英语文化相近的拉丁美洲占据。原因上面已经说了,跟历史、语言和地理隔膜以及国家的发展程度有非常重大的关系。 因此,亚洲和非洲地区的作家,想获得诺贝尔奖,难度会更大,概率会更小。

从非欧美的获奖作家作品来看,诺奖委员会对这些地方的作家非常谨慎,而且特别严格。年龄上普遍偏大,作品上普遍偏传统文化性而不是先锋性。亚洲获奖的几个作家中,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莫言,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味,当然也是基于大方向上的人性关怀,但另一维度着着重某个地区某个历史时期的深度挖掘。

文化挖掘比故事重要,故事比形式重要,形式比语言重要。为什么语言放在最后?因为这些语言,无一例外都要翻译成英语和瑞典语,才能让诺奖的评委判断。翻译意味着再创作,因此翻译对作品的质量影响非常大,估计诺奖委员会也考虑到这点,所以他们在面对这些地区的作家时,更加关注这些作品的故事性和现实意义,而往往忽略他们的先锋性。

如果一个中国的作家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方向上要重点关注本土的现实生活,写作手法可以各种主义和流派,但故事性要强,最好有乡土情结。国内的作家中,特别符合这类调调的,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阎连科、余华。今年热门的残雪,虽然蜚声国内外,但探索性太强,传统故事性弱,跟诺奖的匹配度则低。

残雪和村上春树未获诺贝尔文学奖,诺奖到底青睐什么样的作家?

这里谈论作家能否获奖,并不是在评判他们文学水平,因为能被提名的作家,都是在文坛上如雷贯耳的。但要真正获奖,就得看题材的匹配度。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中国的优秀作家写什么题材,怎样写,对其能否获奖影响非常大。

当然,以上的分析只是大致的梳理。纵观这一百多年来的诺奖发展史,其方向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方面跟世界的文化发展有关,它需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则是亚非拉地区的经济文化崛起,话语权越来越大,获奖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诺奖委员会的思维和视角,也越来越跳出欧美局限,着眼于全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