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如何做到千年不倒

 昵称48860834 2019-10-11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作为中国的地标式建筑,长城对中国人而言无疑占据着相当独特的地位。许多老一辈的人甚至对长城有着某种信仰,似乎凡是去有长城的地方却未登长城,就算是白来了一遭。对许多外国人而言,长城更是一个颇令人惊叹其壮观和不可思议的世界奇观。毕竟长城可是就算到了外太空也依旧能一眼看到的建筑,是凝聚了历代中华儿女们心血的大作。   

自周朝起,人们就开始断断续续地修建长城。一开始,是为了抵御《诗经》中反复出现的猃狁。自西周起直至清朝的两千多年内,统治者们都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连各少数民族统治者亦是如此。秦朝统一六国,在长城的修建上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把分散零散的长城都整合到了一起,连成了最初的“万里长城”。   

长城历经风雨,两千余年都没有倒塌。如今,我们甚至都还能看到部分秦长城的遗迹。在那个没有钢筋水泥的年代里,他们是如何做到让长城被修建得如此坚实的呢?秦朝当时的统治者想出了两个措施,这两个措施不仅让施工者谨慎认真,还让工程的坚固度得到了保障。那这两个措施是什么呢?   

首先是对施工者的约束和要求。秦朝修长城,把每一位修长城的百姓的性命和每一块砖的质量挂钩。他们用俩块砖做底,把一块砖架到这俩块砖上,另一块砖举到与肩同高直接摔下去。这过程中,哪一块砖断裂了,与之对应的烧砖百姓就相应的要接受失去生命这一惩罚。这一措施虽然不免有些残忍,但确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质量,让长城这一耗资巨大的工程可以物有所值。   

我们如今砌房子,都是用水泥进行粘合。古人对房屋粘合,也有着自己的办法。他们用糯米熬成的粥佐以沙石制成粘合剂,这种粘合剂被称为糯米砂浆王。在那个大部分百姓都食不饱腹的年代里,用数量如此庞大的糯米熬粥,却是用于修建长城,着实十分奢侈。不过与这份奢侈相对应的,是糯米砂浆王极强的粘合力,长城至今千年不倒,与它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这两种措施的施行下,长城顺利修建完成。它为后来人提供了自然的保护,却让当时的民众苦不堪言。因此,大修长城的秦朝激起了民怨,牺牲了大量的丁壮劳动力。中国的传统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正是对那时候情况的侧面反映。秦朝二世而亡,也与沉重劳役带来的民怨脱不了干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