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每年上千万人感染,这些症状要当心

  平凡的人 2019-10-11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综合整理

近期,有医生反映接诊患者近一半感染了诺如病毒,这一阶段防治重点就是它!
近期,有业内人士反映,自己所在门诊有一半的患者是以呕吐腹泻为主诉来的,并最终均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
现在已进入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10月-次年3月),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关于诺如病毒的这些知识要知道。
01
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等密闭地点,均是易引起诺如病毒暴发的场所。
02
诺如病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成人以腹泻常见,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可伴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
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或有基础病患儿恢复较慢。
03
患者出现哪些情况需要马上就医?
① 身体很虚弱不能站立;
② 不能唤醒或很难唤醒;
③ 呕吐物有血;
④ 呕吐绿色胆汁;
⑤ 怀疑脱水(超过8小时无尿、尿黄、口干、没有眼泪);
⑥ 体温超过40度。
04
怎样区分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和其他腹泻?
秋季腹泻高发,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要注意区分。

诺如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

目标人群

好发于年长儿和成年人

6月龄-24月龄儿童,一般超过4岁都是少见的

高发季节

秋冬季

秋季

潜伏期

1-2天

1-3天

自然病程

1-3天

3-8天

典型症状

呕吐为主,首发症状是阵发性的痉挛性的肚子痛,然后有恶心。

先吐后拉,大便呈典型蛋花样。

05
感染诺如病毒如何治疗?
因感染诺如病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均是采取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
(1)感染诺如病毒要及时补液
脱水是感染诺如病毒后的主要死因,因此治疗主要是防止患者在呕吐和腹泻后出现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轻-中度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儿童可选择带一点盐的蔬菜清汤/米汤(推荐500ml米汤+半啤酒盖盐,盐咸淡似眼泪);严重患者可静脉输液。
婴儿可照常喂奶,注意补充乳糖酶、益生菌和锌。不必禁食,更不要给患者只喝白开水、含糖果汁或运动饮料。
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诺如病毒复制的有效抑制剂,但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实践来证明疗效 。
(2)补液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建议一次性饮用太多,如患者呕吐休息后还是无法饮水,可考虑静脉补液治疗。
(3)感染诺如病毒一般无需应用抗生素
一般无需应用抗生素,预后相对良好。抗生素对病毒是无作用的,并且抗生素在杀细菌的同时会杀死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菌群紊乱会造成腹泻时间延长。
(4)不要吃止泻、止吐药
呕吐和腹泻后马上吃止吐、止泻药是个误区,过早服用这些药会把毒素、病原体关在体内,反而容易加重病情、延长病程。
06
哪些原因可能会感染诺如病毒?
比如:

①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暴发中涉及的食物广泛,以贝类、沙拉、三明治、蛋糕、冰霜、冰块、饮水和木莓等直接食用品为主;
②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③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07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因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日常预防大于治疗,即避免上述可能感染诺如病毒的渠道。为方便记忆,小社为大家编成了口诀。
诺如病毒高发季,日常预防胜治疗。
记住关键“十八字”:少聚集、勤洗手,
饮开水、吃熟食,多锻炼、严管理。
若出去戴口罩,人多地方咱不挤。
小毛病来基层,大医院易感染。
到处摸到处碰,饭前便后先洗手。
双手涂满肥皂泡,反复揉搓二十秒。
饮用水要烧开,生水开水莫混喝。
瓜果皮要洗净,海鲜贝类需煮熟。
去户外多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
慢跑游泳加跳绳,太极瑜伽健步走。
餐具毛巾勤消毒,私人用品莫混用。
患者呕吐排泄物,及时消毒来处理。

附:诺如病毒防治视频

参考资料:

[1] 刘秋爽. 诺如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治疗与预防[J]. 医疗装备2018,31(03):203-204.

[2] 廖巧红等.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1):7-16

[3]卓正儿科

[4]腾讯医典服务号

严正声明

本文版权归基层医师公社(ID:jicengyishi)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