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百帖 · 北大书法达人100天挑战临百帖,帮助读懂中国书法透析临帖秘诀

 欢天喜地杨 2019-10-11


编者按:二〇一八年,为向北京大学百廿周年献礼,蓝霖先生用一百天的时间,连续临写一百种中国书法经典名帖,并每天撰写临帖心得和字帖赏析文章,谓之『百日百帖挑战』。其选帖范围遍及篆隶真行草各种书体,包括先秦至清朝各时代代表性书家的经典作品;作者一一以『复印机式的精确』进行了临写,并结合临帖体会讲述字帖特点、书写要诀,以生动而有趣的散文笔法,精确而易懂的科普语言,道出字帖背后的故事、美学追求和精神内涵。这些文章和临帖范本,在北京大学校友圈中广泛传播,并在网络上得到许多书法爱好者追捧,网友们将其视为『帮助读懂中国书法、无私透露临帖秘诀的一百篇科普文章』。本书汇编『百日百帖挑战』的临作和文章,为读者『泛读』中国传统书法作品提供一个新的方式。


缘起——“百日百帖”的书法行动

 201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 周年,同时也是1988 级本科生入校30 周年庆典。为了这个特殊的纪念,1988 级校友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母校的感情。中文系1988 级校友蓝霖就是其中一位,在校友圈中的素有“书法达人”的称号,他以一项名为“百日百帖”的书法行动,来礼敬传统文化,寄托对母校教育的感怀之情。
2018年4月22日,正是周末的一个下午,太阳照在春意勃发的绿叶上。蓝霖一边散步,一边与“88级”校友们聊天,突然萌发出一个想法:干脆,就从自己擅长的书法出发,用一种比较极致的方式——连续一百天,临写一百个传统经典字帖——来表达对母校的敬意;同时,通过对一幅幅经典书法作品的解读,把自己在母校受到的传统文化、学术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教育和熏染,展现在临作和文字里——以此,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回馈,同时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加入1988级校友的纪念庆典活动!

工作之余,100天临摹100种字帖,是怎样的感觉?
蓝霖的日常工作,是作为一家新媒体新闻机构的管理人员,新媒体跨越时间空间的工作节奏,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各种重大主题宣传,还有媒体领域事关生死存亡的各种市场竞争和压力——接下来一百天里,恰恰是他工作极其繁忙、压力极其沉重的一段时间。

为了“ 百日百帖” 的承诺, 蓝霖这一百天是“点着灯、熬着油、咬着牙、拼着命”度过来的。由于工作时间经常延长,只能砍掉一切看电视、刷手机、散步、聊天、社交、休息、发呆等等的时间,每日回家后把每一分钟掰成两半用,选帖、选纸、试笔、调墨、临帖,然后就是一整套上传流程。为了防止某天突然碰上急事,往往还必须提前准备出几天的量。每天干完,都是子时已过,丑时来临,万家灯火渐熄,两眼昏昏欲睡。

而这一过程中,对蓝霖的“百日百帖”行动给予最重要、最有力支持的,是他的家人。由于工作繁忙,“百日百帖”只能占用每天的“家庭时间”来完成。蓝霖的爱人是中文系的老师,同时也是北大1988级校友,她每天默默地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让蓝霖可以“不管不顾”,专心写字;而懂事的孩子更是每天自觉地不来“打扰”写字的父亲——原本应有的陪孩子时间,全被“不负责任”的父亲用到了“百日百帖”行动上。

书法为什么一定要临帖?

书法美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其美学要素都是约定俗成的,是继承自传统的。学画画,不用从临摹别人的作品开始;学写字,一定要始于临摹。不光今天学书者如此,几千年以来,蒙童都是从临摹字帖或先生的字开始学书之路,并形成对书法之美的初步认识。因此每个人的书法认知可以说是来自于纸上,并代代相传;而千百年来如此形成的,沉淀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深层,成为了对书法之美的共同认知。所以书

法之美的认知是约定俗成的,是有共性的,而这个共性是源于传统的。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不临帖自然就无法掌握中国人所共同认可的书法美学符号

系统,写出来的字再有“追求”,自己认为再美,也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自然就不能成为大家公认的书法之美。就好像一个人长得很独特,但如果只有他自己觉得美,别人都不觉得美的话,那是无法称其为美的。所以,不临帖就无法获得书法之美;

创新也必须立足于传统,才能获得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认可,才能有资格成为美的书法。

书法的审美是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的外在展现
书法之美的最终高下之分,是审美境界的高下之分。“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天下三大行书中,《兰亭序》所表达的潇洒俊逸;《祭侄文稿》所表达的沉郁悲愤;《黄州寒食帖》所表达的苍凉愤激;怀素《自叙帖》的狂、杨凝式《韭花帖》的萧散、欧的险峻劲紧、颜的正大宽博、赵孟頫的精雅、苏东坡的洒脱、米芾的爽利、王铎的险劲……每一篇名帖、每一位大家笔下表达的,无不都是书写者心中的美;这些美,无不源自于古来文人的修养与胸怀,表达的是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人格魅力,并被观者所接受、景仰,甚至崇拜。古代可以有职业的画家,而留存至今的却没有“纯粹”的书家;书法比绘画,更秉承了文人的修养与情性。

所以,书法审美的境界最终是由学识修养、人格魅力这些“书外之物”所决定,一个人临帖再勤,技巧再熟,甚至创造力再丰,如果没有这些“文人之气”作为依托,终归只是书匠;更有甚者,走火入魔,误入审美的歧途,以低级的趣味为追求,即使一时邀宠,最终也必将寂灭。

蓝霖临帖欣赏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苏轼《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

王珣《伯远帖》——最早的东晋王氏真迹

颜真卿《祭侄文稿》——悲愤交加的天下第二行书

米芾《清和帖》——人书俱老

《散氏盘》——大篆的行草

《张猛龙碑》——魏碑第一

薛绍彭《昨日帖》——浑不着力而又浑然天成

诸遂良《倪宽赞》——摇曳多姿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工谨端严 登峰造极

赵佶《千字文》——别具一格“瘦金体”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当之无愧的“墨皇”


蓝霖,北大1988级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生,1992级中文系现代汉语方言研究生。福建人,父亲为闽南知名书法家蓝君植。蓝霖自幼随父习书,由颜柳欧入手,上溯魏碑、二王,隶学乙瑛张迁,草习右军过庭,魏晋唐宋多所浸润。



书号:9787550828186

开本:16开

定价:168

新书首发价:138

复制淘口令打开淘宝

€j0MbYLCZ3JF€

汉罡智造为艺术工作者提供配套服务

图书设计 扫描复制 

创意策划 网络运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