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紫砂壶的角度——点、线、面

 书页无卷 2019-10-11

紫砂壶的艺术经过几百年来的技术实践和不断改进,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近乎合理的制作工艺技法,制壶者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基础训练,逐渐锤炼演进,并且借助砂陶原料以及必备的制壶工具,将自己的情感,对环境的体验,对生活的理解,对美学的审视观点,汇融到作品的创作中,透过不同类型的制作手法,具体的表现紫砂创作者独特的造型语言。紫砂壶蕴含有深厚的美学与设计观念,只得紫砂壶收藏者以及爱好者,细细品味。


现代生活的变迁和茶艺文化的繁荣,使人们对壶具产生了新的要求,壶具不知有其基本的实用性,它的内涵、神韵及造型美感,更赋予了紫砂壶更高的声誉。经由实际的使用或茶艺的推广,从壶的形、神、气所创造的艺术感染力,紫砂壶创作已具其独立自在的艺术世界。 

欣赏紫砂壶,首先是观其形,视其态,在经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壶的整体与局部。如壶的嘴、把、口、底、足、盖、的等等的配置关系,以及各个方面的比例状态,是否协调、均衡、平衡,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成的虚实对比等,从如此的审美条件作出发点,才能使制壶创作者与紫砂收藏者,在两者之中产生共鸣,相互感触以便逐渐领悟紫砂艺术的真谛。 


中国传统器物的构成,基于实用性的要求,几乎都有口、颈、肩、腹、底等局部。因此,各部位之间的比例配置,相互关系,形体的转换、衔接等,成为整体造型的基本促成要素。 

紫砂壶也不例外,其口、颈、肩、腹、足、底、盖、钮、嘴、把、流等都市造型的局部,也就是造型变化的细部。这些部位必须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设计之中,并且与整体形成有机的结合与融合。 

一、壶的口沿、底边、圈足的转接线条要交待明确、干净利落,造型能给人精致流畅的感觉。 

二、从壶口与壶盖的结合上看,制作成嵌盖或压盖,使壶盖与壶体结构形成变化丰富。而截盖的结构是壶体与盖面连接一体,加强了壶形的整体性。 

三、壶钮(的子)的造型为求于壶体的协调。壶钮(的子)和壶身,设计者往往也运用于壶体有连贯性的题材做成有象的造型钮,由此取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 

四、壶把和嘴部是壶体肩线的延伸,对于壶体的结构均衡有很大的影响。如壶体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过于柔弱,或是壶把向外转得过大,都会使造型重心偏离中轴,若嘴和把在壶体两侧的位置和空间安排不当时,也会影响壶体造型的均衡,打乱其平衡。 因此,在求得壶嘴和壶把与壶身之整体的视觉平衡;利用壶的嘴和把在壶身两侧以对称的形式展开,使其壶体具有端庄、安定的效果。此外,不求嘴和把在壶体上相等,而是一嘴上部和把上部的曲度相呼应,并以壶口两侧至嘴把部分相等的虚空间来取得整体的均衡,在视觉上有发于型外的稳定感。 

五、壶的肩、腹部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如壶体比较矮,底部较小,造成重心下降;在视觉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稳感和重压感。

六、壶底的大小也会影响视觉对壶的稳定性,以侧立面近于正面的三角形。

紫砂壶造型,从壶体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中又区分为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两种。而造型艺术又以光素器和筋纹器为主,装饰艺术则已取“象”与自然物师法造化中隽永的生命美感之花货为主。紫砂壶创作者在制壶时,将“点”静态的砂壶,利用“线”条的走向,形成对“面”的感受想象,在以壶“体”之上下、前后、左右至三度空间通专,使之无限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