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艺道的目的和“神性-潜无-心性”】

 心明斋 2019-10-11
【当代艺道的目的和“神性-潜无-心性”】
发表:2017-01-31 21:20阅读:40

从西方近现当代的精神发展脉络来分析、

“潜无意识论”是其替代“神性”之后,

西方探究生命内在精神实相的初级版本。

而“心性”、才是西方精神文化领域自“文艺复兴”起

“新教·启蒙·法大”三级跳五百余年寻寻觅觅·风风雨雨

和由“印象派”开启的近现当代艺术之真正的找寻……


【当代艺道的目的和“神性-潜无-心性”】

【当代艺道的目的和“神性-潜无-心性”】

神性·潜无·心性、都是训练生命内在精神的方法和手段。

这三种不同的训练方式、分别把“神性·潜无·心性”做为自己的训练核心,磨炼锤炼自己的心灵、会产生出三种不同的精神状态,训练培养出三种不同的生命及其行为方式和审美标准。三者、既是对生命内在精神的不同解释,也是生命认识自己内在精神实相的进化过程。

其中、“神性·潜无”可归属于“定力﹢内容”的精神训练模式,采用的是“强化加工”内在精神活动的训练方法,用生命天生本具的专注力(定力)、强化加工以“内容(神性·潜无)”为核心的精神活动,使之成为自己内在世界里的主宰、统领其他其余的精神活动,是为“以信得救”·内在稳固安宁。

“心性”精神训练法属“定力﹢心性”的精神训练模式,生命因了解自心的运作原理及活动规律、故可巧妙地顺应这一生理特性(心性)·超内在之流,不染无杂·入“中和”之境、恢复自己本心的自在自然·内外光明。

这三种不同的精神训练手段、产生出来的三种不同的精神状态,自然也会流露体现在文化文艺作品里,而这、正是中西文化艺事审美取向·品味·标准之差异的主要原因。

从西方近现当代艺术143年的精神脉络发展来看、Ta们已经经历和完成了由“神性”到“潜无”的进化及转换,但从“潜无”到“心性”、尚需假以时日和努力。下面是具体的分析:

“定力﹢心性”精神训练模式,于中土存在成型·明朗清晰、至少1500年·由50代人检验且代代相传,并发明发展出以中土士人画为代表的“艺道”等诸多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它们以“心性-中和”的精神状态为核心、以品味生命超越自己内在精神活动之流的程度与水平为审美标准,护持·传递·传播这套训练生命内在精神的方法和所达到的精神状态。

“定力﹢内容”的信仰型精神训练模式,228年前法国大革命以后、其内容从“神性”由参照了大量东方精神训练法(印度教·藏密·南传小乘)的“通神学”为媒介,过渡到“潜无意识论”。这标志着西方世界、在“通神学”的启发下,第一次开始客观地研究探讨生命自己的内在世界·而不再由“神性”来定义解释及铺垫出自己的内在格局。

“潜无意识论”从“心性”的角度来看、其探究的层次还停滞于生命内在世界的表面·还很肤浅幼稚,潜泳挖掘·无意识地猜测寻觅、这种极端且危害正常生命的理论指导与修法,并没有掌握和了解生命内在精神的实相(中和之境)及它的求证关窍与方法。但在当时、被饥不择食的西方用来替代“神性”对生命内在精神的定义·标榜“人与人性”的自由和独立。

故百年之后、西方近现当代艺术将“潜无”的矿料开采完尽·无以为继,整个的精神文化领域、进入了“后时代”……

此时,中土先人积累沉淀下来的“心性”·对生命内在精神实相之“中和”之境的把握、和同样以“心性-中和”为精神背景与核心的当代艺道,在借鉴结合西方近现当代艺术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灵活的表现手法与形式的基础之上、不仅可以使西式近现当代艺术柳暗花明·由术入道·脱胎换骨、彻底摆脱“一神”教精神训练法的宿命·轮回及阴影,而且可以引领生命精神文化领域之深入探索和西方近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沿、不再潜无·更上层楼,进而使每一个生命在精神上都能够自我解放·自主自立、自作主宰·自在自然。

而这、正是当代艺道的目的……

                                   宁越

                       2017·1·31      卫岗·金陵

心性公式】

心性公式,实际上是一套生命求证自己内在精神的方法:

精神活动﹢精神本相=精神实相

这里的精神活动是指、自己眼·····意(思想思维)之六大感官产生出来的各种精神现象。

精神本相是指、自己精神的初始状态。

其中:

1,生命精神活动的特性是生灭变化、流转不息。

2,生命内在精神的本相是广大能含、如如不动的觉知体。

而生命精神的实相,既不是不断变换流转的各种精神活动、也不是广大能含什么也不是的觉知。它处中,两边不靠、不偏不倚,是为中和之境、本心。

知道了这套心性公式、用它来调心·可超越精神活动之流,使自己的内在稳定·安宁、敏锐·光明。心性的具体运用与训练,也可参见本博客《心性精神训练法(6)--不易·变易·简易》。

心性精神训练法、于中土古代被称为内行之道。尊重先人和敬仰Ta们的经验成果故、应以视之,而非。通过心性精神训练产生的精神状态、和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应归类于艺道、而非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