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题能提高语文成绩吗?高考阅卷者的回答惊醒千万老师家长!

 流水笑清风 2019-10-11

小培老师说

高考阅卷者谈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各位老师、家长请注意,提高语文成绩应更加重视学生的素养,而不是仅冲着分数去!

本文字数:2625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工作几年来,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高喊着“素质教育”,课堂上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一切向考试看”、大搞题海战术的现象愈演愈烈,花费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备战中考、高考已经成为常态。

我的同事去某地出差,发现当地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已经不用教材,而是使用某知名品牌教辅的“地方专版”,具体做法就是将教材中的每篇课文以当地中考题、高考题的模式加以处理,把每一节语文课都变成支离破碎、枯燥无味的应试训练。

但是,经过三年、六年甚至更久的应试训练,就能考出好成绩吗?

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故事——“三重楼喻”:

有个富人,见别人家的三层小楼很漂亮,特别是那第三层,心想自己也要弄一个。就找来木匠,对他说:“照这个样子给我来一个。”木匠不含糊,马上动手干活儿,准备从第一层楼盖起。富人赶紧叫停,说:“你在干啥?”木匠说:“盖楼啊。盖楼不得从第一层盖起吗?”富人说:“我不要下面那两层,赶紧给我盖第三层!

这个故事见于《百喻经》卷上,大意是说修行佛法就像盖楼,得按顺序一层一层来;不要下面两层只想要第三层,便是笑话。其实语文学习与备考何尝不是如此?

在我看来,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基础,应该是他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等。没有这些基本的素养和能力打底,急功近利,直扑考试,企图只凭苦练模式化的答题技巧来获取高分,这与那个不要下面两层、只想要第三层的富人有何分别呢?

我从十年前开始研究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其间还参加过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的阅卷工作。我想举几个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2010年起,高考语文北京卷设置了一种新题型,叫“阅读延伸”,先针对阅读文本内容提问,然后要求联系个人生活或阅读经验谈体会。

在阅卷中,我发现绝大部分考生对答题技巧已非常熟练——答案分几层,每层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都清清楚楚,但是相当一部分考生依然得不到分,因为完全读不懂文本。比如2011年的古代诗歌阅读文本是这样的: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这首诗平易晓畅,明白如话,“阅读延伸”的题目问得也非常直接:“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只要看懂了诗,作答并无难度。但该题平均分仅5.3分(满分10分)。

阅卷组在分析卷面情况后指出:“从数量上看,学生对文本理解出现的失误要远远大于延伸展开不当的问题。”这与我的评阅感受完全一致:有说张耒自己卖饼养活儿子的,有说张耒为了锻炼儿子让他们去卖饼的,有说张耒教育孩子说你们从小不努力将来就只能去卖饼的,甚至有把“卖饼儿”理解为“卖儿子”的……阅读能力如此薄弱,答题技巧再娴熟又有什么意义呢?

面对这样的状况,阅卷组领导痛心疾首地说:“基于此,强化基本的阅读能力,在读懂作者、读懂文意的前提下读出自己并能够合理地、扎实地阐述与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见过的对所谓“答题技巧”最极致的迷恋出现在2009年。那年现代文阅读材料是散文《司马祠》,难度并不大,但我在阅卷时见到了这样一份答案:

本文用……的语言记叙了……,描写了……,突出了……的特点,歌颂了……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面这些“……”不是我想不起这位考生答了什么或是有意要省略什么,而是这张答卷上除了几个所谓“答题术语”之外只有一堆省略号!这样的答案能得哪怕0.1分,我认为都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

反面的例子太多,我再举一个正面的。2013年,北京考生孙婧妍以148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北京地区高考语文学科第一名。在《语文于我——一个高考学科状元的思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0期)一文中,她谈到了自己的经验。

她极少做应试训练,甚至语文作业都不怎么做,但酷爱阅读和练笔;在海量且高品质的阅读和数年每日不间断的练笔中,她轻松地觅到了高分之道。

特别是令大批考生头疼不已的阅读题,她就总结了四个字:含道映物

“道”即作者的要表达的意旨,“物”则是表达意旨的载体,包括选取的物象和种种语言形式等。当你真正读懂了文章,弄清了“道”与“物”及其联系,无论命题怎样变化,都难不倒你。这哪里还需要那些教辅和“名师”总结的条条框框的技巧和无聊的操练?如此宝贵的时间,认认真真多读点好书好文章不行吗?——阅读题,最大的技巧不过是“读懂”而已。

孙婧妍还谈到了自己中学时代的四位语文老师,“这几位老师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重视的是学生的素养,而不是仅冲着分数去”。

我想我们应该向这样的老师致敬。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从中受益终身而非仅能应付几场考试,不刻意追求成绩而成绩自至,这难道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吗?

有些老师问:“我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但是考试怎么办?”——真是笑话,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是真的上去了,你还愁考试?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的考试(评价系统)必须健康、有效,能够区分多读书的与不读书的、勤练笔的与不练笔的、善于思考的与不动脑子的,检验的是语文素养而非应试技巧。

高考北京卷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能让“多读多写、读懂写活”的孙婧妍们脱颖而出,也能让阅读看不懂、写作胡乱套的考生只得到他们应得的分数。

但也不可否认,在某些考试中,依然存在一些死板、僵化、“读不懂文章也能答对”的题目,这使得反复的低效操练仍然有市场,会读书、勤练笔、爱思考的学生并没有多大优势可言。这样的命题无疑会损害考试的有效性,也会对教学产生消极影响。如何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充分发挥它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温儒敏老师批评当前的语文教育是“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这的确是切中时弊之论。不读不写,就没有一楼二楼;没有一楼二楼,何来第三层楼?反复操练,不过是在给那臆想中的第三层楼添砖加瓦罢了。

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踏踏实实地从一楼盖起,别再去追求那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一个“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来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ID:pep-weixin)
内容来源 | 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9年第9期,原标题为《想起了“三重楼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