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自由的数学原理

 吴敬锐 2019-10-11

01

相关背景

在定义财务自由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

收入:在一段时间内,从各种途径获得的收入的总和,比如工资、租金收入、投资收益等。

  • 主动收入: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比如工资、个体工商户净利润等。

  • 被动收入: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有限的维护即可获得的收入,比如租金收入、投资收益、退休金等。

消费:在一段时间内,收入中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假设消费来源于收入,而不是来源于资产、贷款等。

储蓄:在一段时间内,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

资产:在某一时间点,所有合法财产的价值的总和。常见的财产有商品房、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

收入、消费、储蓄都是流量概念,总是适用于时间段,而资产是存量概念,总是适用于时间点。在同一段时间内:

收入 = 主动收入 + 被动收入 = 消费 + 储蓄

横跨不同时间点,储蓄是影响资产的唯一因素。

如上图所示,在2018年的50,000储蓄导致资产从100,000增长至150,000。2018年初的100,000资产可能会在年内产生投资收益,但是该收益已经被计入2018年的收入中。

02


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在未来的时间段内,被动收入超过消费。

财务自由意味着,通过有限的维护,即可实现收入大于消费。自由二字就是指不必持续付出劳动。

传统意义上,到达退休年龄并领取退休金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主流方法。社会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 benefit)与国内退休金类似,属于被动收入,可以从62岁开始每月领取直至身故。

仅依靠退休金实现财务自由存在两大问题。其一,62岁的退休年龄较高。其二,退休金保障水平较低。2018年,退休人士人均每月领取$1,413 [1],即年收入$16,956,与美国联邦贫困线$12,140 [2]相比,仅仅高出40%。为保证退休后生活水平不出现断崖式下降,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建议至少保持20%的储蓄率[3]。

03


财务自由的数学原理

横竖都需要储蓄,这绝非没有道理。因为财务自由取决于两个变量:储蓄率投资收益率

上文中,我们得出恒等式:

收入 = 主动收入 + 被动收入 = 消费 + 储蓄

如果我们假设被动收入完全来自投资收益: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

  • 年主动收入为1

  • 每年的储蓄在当年可以计入投资资产,但是下一年才会产生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悉数计入投资资产

设储蓄率为s,扣除通胀后的投资收益率为r。

投资资产可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第n年,投资资产为

可知,第(n+1)年的投资收益

如果设投资收益 = 消费,即

使用美国劳工部推荐的20%储蓄率,下表总结了投资收益率和财务自由所需年数的关系。

投资收益率

至财务自由

1%

162年

2%

82年

3%

55年

4%

42年

5%

33年

6%

28年

7%

24年

8%

21年

我们也可以固定住投资收益率,比如6%。下表总结了储蓄率和财务自由所需年数的关系。

储蓄率

至财务自由

5%

52年

10%

40年

15%

33年

20%

28年

25%

24年

30%

21年

35%

19年

40%

16年

45%

14年

50%

12年


04


粉丝福利:财务自由计算器

相信我,我是工程师(turst me, I'm an engineer)。我们为理财工程师公众号的粉丝准备了财务自由计算器。关注我们,发送“计算器”,即可获得链接喔!

改变储蓄率和年化投资收益率这两个参数,财务自由计算器将计算出财务自由所需年数,并模拟在那之前每年的投资收益以及投资资产。

[1] https://www./news/press/factsheets/basicfact-alt.pdf

[2] https://www./glossary/federal-poverty-level-fpl/

[3] https://www./agencies/ebsa/about-ebsa/our-activities/resource-center/publications/savingsfitnes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