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解读:秦国历史上哪些国君为一统天下起了作用

 昵称413468 2019-10-12

秦国的国君,十有八九,胸怀大志,在位时期都为秦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而且秦人团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远了咱们不说,就从秦孝公开始!秦国开始一步步变强,而且几乎代代秦王都奋发图强!贾谊的《过秦论》中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这六世,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一:秦孝公

秦孝公在位时期,重用了商鞅,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为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以后强大的秦国!商鞅变法打击了秦国的保守旧势力,使商鞅的变法深入人心,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秦锐士打败了昔日强大的魏武卒,收复了河西地区,并且以后迁都咸阳,为秦国东出奠定了基础!

二: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继承了孝公的遗志,知人善用,重用张仪,是秦国的第一位王!他即位后,因为原来在商鞅变法期间触犯了禁条,被商鞅处罚了,而且商鞅势力太大,在公子嬴虔等人的谗言下,就诛杀了商鞅,但是并没有废除商鞅的法令,一直推行了下去!他当政期间重用贤才,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三:秦武王

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虽然有点“虎”,但是有雄才大略。为什么说他“虎”呢?因为他这个人,力气大,喜欢和人比力气,他攻占了宜阳后,到了周王室的地盘,看见了九鼎,赞叹不已,就问身边的人谁能举起来,大力士任鄙认怂,说举不起来,大力士孟贲不服,结果举是举起来了,结果把自己砸死了,秦武王就嘲笑孟贲自不量力,认为自己可以举起龙纹赤鼎来,身边的人怎么也劝不住,自己就去举,武王不愧为武王,举起来了,但是下来的时候将胫骨压断,血流不止,过了没多久,气绝身亡!虽然武王在位只有三年,但是他用连横之策卫秦,联和越国制约楚国,平定了蜀地的叛乱,设立了丞相,在他在位时期,秦国进一步东出,并且到了周王室的地盘,“举鼎”虽然“虎”,但是足以见武王想要取代周王室的雄心。

四:秦昭襄王

嬴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即位前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秦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等他亲政后,左有文臣范睢,右有武将白起,可以说是无敌般的存在!之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胜利基础。

五:秦孝文王

可能是他父亲嬴稷待机时间太长,他为父亲守丧一年后才登基的,但是在位三天就驾崩了。虽然在位只有三天,我们也不能忽略他的政绩,他下令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他去世时年53岁。

六:秦庄襄王

在位三年,秦庄襄王继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并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东周的残余势力被铲除!之后继续蚕食三晋,秦国领土进一步扩大

到了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基本就具备了统一天下的能力,原来六大强国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一战,对秦国来说统一全国只剩下时间问题了,而秦庄襄王把这个任务就给了秦始皇,而秦始皇没有辜负祖辈们为东出撒下的热血,凭借其出色的帝王能力,大大缩短了秦国统一的时间,最后建立了秦朝!

秦国能这么一直强大,发展,除了每代帝王都能够励精图治,知人善用,还离不开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虽死,其法犹行,如果说秦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商鞅变法就是人的脊柱,贯穿全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