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发展现状探讨与武汉未来前景展望

 燕子地理图书馆 2019-10-12
greatdino

首先是武汉的现状,武汉真的很大,地方大,人口多,经济体比较大,概括说几点吧:

1、主要经济来源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传统。具体点就是传统制造业,武钢,二汽,长飞,然后也有一大堆中央在汉企业。基本上都是传统工业和制造业,不要举几个所谓的高科技个例来反驳我,凤毛菱角,像pptv这种企业搞起来一般都出走北上广,意义真不大。

2、城市的管理方式也可以用一次词形容:还是传统,北京摊大饼你也摊大饼,人家没有长江隔起来还不好,至少学学上海浦东浦西吧。

3、人们的观念来说仍然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传统,老老实实上班,找个稳定工作,这么做也是第1点的直接结果,官的资本太大,民的势力小,官肯定是传统的,自然而然人就传统了。

于此对应的经济,行政,人才三点来分析,武汉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经济:传统行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附加值高的服务业肯定发展不起来,如果某大型跨国高科技企业跟某厂的领导说请按我们的信息系统重构你们的生产流程,副省级厂长只会呵呵一声回答:”你卖给我几台电脑几套软件就好了。“ 看似很荒谬,但是却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武汉人应该知道我说的是那家。

管理:很多人怪市长,怪政府,我个人认为政府可能对发展有一定责任,但是不是主要责任,政府的决策还是经济成分决定的,基于这一点,社会资源,公共资源都是会向这方面倾斜。你要修路,路过某小区,吵到部分人休息了怎么办。还有人说CQ,其实就我了解,如果是开发商主导的CQ根本不会有什么阻力,道理很简单,钱给够就好了,这个在任何城市都是一样的。但是遇到了所谓国企,事业单位这些就没法谈了,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最后就是只有政府出面,要不事情不干,要不干起来成本很高。这方面政府其实干的中规中矩,不算好也不算差吧。

人才:这个其实就是给武汉致命一击的东西,这也是我判断武汉25年内不会有太大发展的基础,还是基于前面两点,也决定武汉绝对不可能真正重视人才,传统行业,工业,事业单位都有一个特点,不会很重视专业和效率,反而很重视裙带,这是连续几代人养成的为人处世的习惯,几代人之内不会有改变,也就是武汉每年毕业几十万大学毕业生都要北上南下的原因,传统企业在安置完裙带后根本没空间安置这些专业人士,即使有留下的,真能干活也会在工作4-5年后出走北上广或转入新行业。同样有人说国企改革什么局独立什么的,我只举一个例子,一只蚯蚓切多少段就是几只蚯蚓,但是一个香肠切多少段他都是同一条香肠,这也就是沿海经济受金融风暴诸多外力影响屹立不倒的原因,一个活的一个死的有本质区别。武汉提一个什么精神”改为人先,追求卓越“,缺什么叫什么,其实就能说明问题,首先绝对不能当人先,创业什么的没有传统支持必死无疑,第二绝对不能卓越,你会干活你就干到死吧。所以留在武汉的武汉人做出的选择也相当务实。

如果武汉发展的落后,是武汉历史即成和武汉人整体选择的结果。真不是政府市长有能力改变的,当然除非真有神市长,可以变魔法,当然也更不是我等P民唠叨两句决定的。政府要搞生物医药,动漫游戏,软件外包其实很简单,不要撒钱,不用给什么具体项目,这几个行业免税10年,就像浙江当年搞影视动漫这样搞,绝对有效果。武汉人实在感觉环境不好,发展不起来,没能力的出走北上广,有能力的花旗大米,其他都是想多了。


匿名

武汉的发展和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之前武汉基本是死水一潭,之后可以说日新月异。

那就是 2005年武汉铁路局独立。

要致富,先修路,老祖宗早就把话放这里了,但是2005年之前,武汉市到宜昌市居然没有直达铁路,如今200公里客专就能2小时直达的路程,绕路襄阳居然要一整夜,10个小时。2005年通的走荆门的普线和2012年通的动车才把整个江汉平原串起来。

貌似05年之前的十来年内湖北境内是没有一条新通车铁路。

之后么,看看陆续通车的铁路就知道了,这要感谢刘跨越刘部长,也要感谢当今四把手政协鱼主席,除了直辖市+广东新疆,政治局委员兼任书记的也就鱼书记那5年,在话语权上大了很多。

现在武汉的问题是:欠的债太多,这一代人想就地享受,不可能。这就和问为什么中国端盘子的不能挣3000刀月薪一样,历史积累不够。

比如:作为两江交汇的城市,过江手段长期缺乏,大桥、二桥、白沙洲三座桥长期应付过江车流,显然不够,而长江隧道、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地铁二号线、四号线都是在偿城建的债,即使最近几年集中通了这么多桥隧,还是不够用,只是之前桥太少,过江需求被压抑了,比如汉口的人不会到光谷玩,到武大玩,现在有了,通一条就被释放出的需求淹没掉了。

但这几年的趋势是很好的,GDP增速在那里,这个复利的故事讲太多了,学过金融的都知道,需要时间,第64个棋盘就是全世界的稻米都装不下,关键是保持下去。

满城挖的规划是很有远见的,老老实实的把该走的路走一遍,网上骂的最多的就是大搞工业,实际上没有工业积累其他的服务业还是不要想太多,有工业和物流做基础了金融贸易服务什么都来了,仅此而已。恰恰是没有制造业底子还想直接搞“现代服务业”的城市,没前途。

当然也慢慢的也见到成效了,比如除了之前就和武汉有关系的法国,英美韩最近几年都在武汉设立了总领事馆,日俄泰等国也在商谈,这不是自己关起门就能玩的,至少这几个国家都认可你的发展。

再比如,原来一直紧抱长三角和珠三角大腿的湖南和江西,现在也主动开始搞中三角了(很多融合项目都是在国务院确定之前就开始的,如果湖南和江西没有主观意愿,在国务院规划之前湖北省是没有能力让他们动起来的)连国务院明确要求搞长三角的安徽,也一直没有放弃,和其他三个省搞医保互通,这是最好的证据。


历史的机遇总是眷恋那些有准备的城市,武汉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不怕艰难,勇敢的走下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战斗中总结经验,找到一条适合武汉发展的具有武汉特色的道路来,带领武汉人民站在大海的浪尖,挥手与之拼搏。祝愿武汉的明天更加的美好,武汉的未来更加的灿烂,更加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