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延荣团队:生物炭表面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在去除Cr(VI)过程中的转化

 昵称37581541 2019-10-12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延荣教授团队近日在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生物炭表面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在去除Cr(VI)过程中的转化(Zhang K, Sun P, Zhang Y, Decontamination of Cr(VI) facilitated formation of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on rice husk derived biochar. Front. Environ. Sci. Eng. 2019, 13(2): 22)。该论文以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张延荣教授为通讯作者,张凯凯博士为第一作者。

该研究延续2018年来张延荣教授团队在Carbon 期刊上发表的关于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Zhang K, Sun P, Faye MCAS, Zhang Y. Characterization of biochar derived from rice husks and its potential in chlorobenzene degradation. Carbon. 2018;130:730-40.)。经该研究发现,生物炭在常温条件下处理Cr(VI)过程中,其表面的氢醌类官能团会被氧化产生半醌类持久性自由基,而随着Cr(VI)浓度的增加,这些持久性自由基会不断被消耗,最后转变为醌类官能团。传统的持久性自由基的产生主要来源于高温条件下大分子的均裂或者有机物高温条件下对金属氧化物还原。生物炭表面持久性自由基在Cr(VI)去除过程中的生成和消亡为持久性自由基在环境中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延荣教授团队目前致力于碳材料对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同时在光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2019年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IF=14.2)发表论文2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F=7.2) 1篇,Carbon (IF=7.5) 1篇,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7.6) 1篇,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 篇, 其他杂志4篇。

论文链接:

https://link./article/10.1007/s11783-019-110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