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伦敦,私立小学的入学竞争很激烈。大部分的私校是要求孩子面试的。受欢迎的学校,录取率低得令人发指。Suki申请的学校,296个孩子参加面试,选择32个孩子,录取率是9:1。然而还有更顶尖的私校,录取率可以达到40:1 ! 在英国,孩子是4~5岁之间入学,那么提前一年申请和面试的时候,也就只有3~4岁。这么小的孩子就要面对人生的“被选择”的挑战,也真是让人感到于心不忍。 英国私校认为自己阅人无数,可以在45分钟内判断出一个孩子是否适合在自己的学校学习。然而参加面试的孩子有几百个,都只有3、4岁,到底孩子的哪些特质和能力能够吸引学校老师呢?今天这篇文,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玩,成了面试的内容 校方同一个时间会同时面试十个孩子,都是同一月出生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孩子因为年纪小而处于劣势,每个月龄都必须有名额。当然这个规则可能每个私校都不同。 学校会告诉你面试什么也不用准备,只要让孩子来玩就可以了。 同时面试的十个孩子,与家长们一起到校,在会议室和老师会面。这个时候,老师先会有30分钟的欢迎讲话,并和父母们解释这个流程。在这个时间,如果孩子很好动,带一本孩子喜欢的书是很必要的,因为她可能会因为无聊而坐不住! 面试开始时,十个孩子被三个老师带进一间教室,面试时间是45分钟。家长们跟随副校长参观校园。所以父母们是看不到面试的内容。 到底面试了什么,就要等孩子出来以后询问了。但你们也能想象3~4岁的孩子基本上你是要连蒙带猜的...但好在,我们和其他父母交流过之后,也就多少能把这个“拼图”凑在一起了。 
这45分钟,孩子们真的就是玩,可以很愉快。老师很善于调动情绪,先是讲了一个住在校园里的善良大怪兽的故事,让孩子都兴奋起来,然后再开始进行自主游戏。教室里有一些常见的教具和玩具,孩子们可以画画、写字、读书、玩游戏,老师们坐在一旁进行记录。 他们到底是如何观察的?孩子的哪些能力和特质是学校看重的? 经过几番研究,我最终总结出这三个方面: 1. 语言、社交能力与性格成熟度 2. 认知能力 3. 精细运动与前书写技能 孩子不敢说话,抱歉已经淘汰
社交能力与性格成熟度,是学校最看重的,这个我放在第一位,而社交的能力也往往需要通过语言能力体现出来。 首先,孩子要能够暂时离开父母,这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独立和成熟。基本上,拒绝和老师走的话,就没有什么录取机会了...。4岁的孩子也许更笃定,但也有不少孩子参加面试时刚3岁出头,如果还没能战胜分离焦虑,这一点就会很吃亏。所以如果孩子4岁入学,3岁出头就要面试,那么2岁多就要开始进行克服分离焦虑的训练了!准备方法是多带孩子去聚会活动和兴趣班,让她有更多和陌生人互动的机会,也多多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自己独立玩耍,不总是需要爸妈的陪伴。到了面试当天,如果孩子平时和妈妈最难分离,就让爸爸带去面试。如果和爸妈都难分离,那么就让奶奶或者其他亲友带孩子去面试。也给孩子带一个平时最爱的玩偶,能够起到安抚作用。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因为孩子就是以为去玩而已,如果父母的态度与平时不同,孩子是会感觉到这种紧张气氛的。 我了解到面试的时候,有的一起玩过家家、有的一起搭积木,孩子要能够不抗拒和陌生的小朋友相处,如果能够共同游戏与配合就更好。私校认为,能够协作的孩子会在私校的环境中更加获利,因为私校很看重组织各种活动和体育项目,需要寻找具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在“茶话会”这个环节,老师也会偶尔参与进来,会扮演成角色,和孩子一起喝茶、倒水、做蛋糕等等,和孩子对话。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能够体现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水平,还能够体现孩子的想象力与生活认知。准备的方法,就是在家多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这一类游戏对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是很好的训练。能够听懂指示并去执行,这是学生生涯里最首要的能力了。这也是和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相关的。在面试中,老师会偶尔有指示性的话语,比如:请在纸上写你的名字、请画出你的家人、请递给我红色的杯子等等。准备的方法,一个是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一个是多玩互动书。在兴趣班中,孩子会经常得到老师给出动作指示,会得到不少训练。专注力,也是性格成熟度的表现之一,会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也是学校非常重视的能力。能够不受干扰、专心读书、画画或者研究玩具的孩子,会给老师深刻的印象。准备的方法,是平时多观察孩子的兴趣,在孩子有兴趣的事物中提供游戏、玩具或材料,帮助孩子在喜欢的事情里集中增长专注力,当孩子在满足地沉浸在游戏和工作中时,不要轻易去打扰。认知能力,接近于“学术能力”,不少为孩子迎接面试做准备的父母,都会以为这是面试的唯一内容。其实我认为,对学校来说,孩子的认知水平,并没有语言、社交和性格的成熟度那么重要。认颜色名称、认形状的名称、认1~10的数字、能够进行1~10的数数、认字母,能够看图认知事物,还有理解一些生活常识。私校还经常喜欢考察的,还有观察规律(pattern),和能够理解事物的发生顺序(sequencing)。当然这些考核都是在游戏当中的,老师会偶尔提问。比如:墙上挂着的是什么字母?这个水果是什么颜色?你可以拿给我五个盘子、和两个颜色不等的水杯、还有一块方形的饼干吗?等等。 “观察规律”,通常是通过视觉图片进行提问,比如:苹果、香蕉、香蕉、苹果、香蕉、香蕉、苹果,再后面应该是什么?“理解事物发生顺序”,可能会给孩子三张图片来排先后发生的顺序,比如鸟妈妈喂小鸟吃食的图片、鸟妈妈孵蛋的图片、鸟妈妈筑巢的图片,来进行判断。认知能力的准备和培养,主要就是通过共读、互动书和日常的对话。颜色、形状、数字、字母、看图说话、认识常识,这一类的绘本特别多,平时经常与孩子共读就好。通过互动书,能够比较准确地观察到孩子的认知能力水平,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练习。比如观察规律(pattern)、和能够理解事物的发生顺序(sequencing),这两个内容在绘本中比较少,但在互动书中,就是很常见的游戏了。还有就是平时在生活场景多和孩子提问。比如路过一辆车,我会问孩子车牌是什么数字和字母。还有数数、认颜色和认形状,一旦有适合的场景就对孩子提问,比如你有几块饼干?比姐姐的多还是少?这朵花什么颜色?等等。在生活中提问,孩子思考和参与的兴趣最大。为了更方便孩子记忆,还把认知海报和时间日历贴在了墙上。孩子的手指灵活操作能力、握笔的能力,都是学校要考察的。而握笔能力,也在面试中的很多游戏中会用到,比如老师会要求写名字、让孩子涂色、画画等,会观察孩子的握笔。这两个技能的准备,就是平时多玩增强手指精细操作的游戏,比如玩乐高、使用剪刀、玩串珠等等。然后通过涂鸦和互动书,让孩子习惯于握笔和在纸面上留痕。如果能够学习书写一些字母和数字,则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