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文化身份协商策略

 文痞加牛皮第一 2019-10-12
            摘要:跨文化交际者的文化身份具有多面性,作为个人获得的新文化知识和践行新的文化,同时保留传统文化的做法,这些文化身份可以在个体内共存,此外,个人可以通过协商,策略性地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以提高他们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共鸣和适应。根据现有的研究和理论,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的身份认同协商的类型。
  关键词:跨文化 多元文化身份 协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10-02
  1 多元文化者身份的多面性
  最近的文化适应模型(Lee,Sobal,& Frongillo,2003;Ryder, Alden,& Paulhus,2000; Tsai,Ying,& Lee,2000) 都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者文化身份的多面性――作为个人获得的新文化知识和践行新的文化, 同时保留传统文化的做法,这些文化身份可以在任何给定的个体内共存,无不良心理冲突。此外,个人可以策略性地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以提高他们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共鸣和适应。
  由于帕迪拉和佩雷斯(2003)Padilla and Perez (2003)指出,在适应新的文化背景时,新定居者可以根据定居地的文化和种族背景因素,统治集团对不同身份的看法来决定不同的身份策略。重要的是,这些情境因素促成了新来者为了适应主流文化的动机。
  上述分析意味着多元文化者可以发展和调整自己的多元文化身份以响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根据增加的身份与个人先前的经验,与当前的目标和启示保持一致性。这一多元文化的身份认同发展的观点来具有两大优势。首先,许多研究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份转变的消极后果:多元文化身份管理所强调的负面术语如“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文化适应的压力”(acculturative stress)和“身份混乱”(identity confusion)。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看似负面的经验, 是在新的文化体验中生长出来的对文化差异的意识,以及刻意保留或重塑目前的身份的结果。
  这些“负面经验”只是在多元文化身份认同的发展若干过渡阶段出现。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注意鉴别和分析涉及多元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和管理的过程。最近的研究已了解了的这些过程。与不同文化传统的接触可以增加对自己的文化根植性的自我认识(Sussman, 2000; Zaharna, 1989).这种意识的提升则允许一个人作出比较,做出距离判断,或从现有的文化认同的选项中进行选择(Camilleri & Malewska-Peyre, 1997; Verkuyten & de Wolf, 2002). 由于长时间的接触,个人可以发展和调整文化身份策略,这反过来又导致持续的身份转变或新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内在化。一旦多重身份被内化,多重身份的要求管理协商,与各文化身份相关的复杂的知识结构――情景记忆和由价值观,信念,行为,做法,重要的他人和熟人组成的意义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恰当地获得新的文化知识,同时编码进入记忆内存。顺利的身份管理过程可以通过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的社会政治支持来促进个人获得协商许多不同多元文化身份的可能。(Berry, 2001) 作为个人获得更大的是以多元文化为导向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身份管理策略,最初有意识的和努力控制的,过一段时间,可在相对自动或无意识层面实行。
  2 多元文化身份认同协商策略
  每个多元文化身份可以有一个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发展轨迹。然而,现有的研究和理论认为多元文化的身份认同的协商策略可分为三大类:整合(Integration),变更(Alteration),或协同作用(Synergy)。个人对身份协商策略的偏爱可能在生命过程中变化,并且任何个人不得同步应用所有这三种不同的身份协商模式或两者的组合。
  在第一类整合的身份协商模型中,身份成为混合,并合并成一个统一的身份认同(LaFromboise et al., 1993; Sprott, 1994). 整合模型假设多种文化元素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多元文化)的身份。因此,整合模式把多元文化身份认同的发展看作添加剂, 把新的文化身份认同“添加到”现有的文化身份中。整合的身份协商模型通常描述多元文化者在每一种文化中具有高度发达的身份认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它们得到适当的方式应用 (eg, Oyserman, 1993; Oyserman, Sakamoto, and Lauffer, 1998; Suinn, Ahuna, & Khoo, 1992; Yamada.
  第二类身份协商模式――交替alternation,涉及根据直接的文化背景,来回切换不同文化认同和身份契合Ross et al. Ross等人(2002)表明,在使用广东话或普通话,而不是用英语回应时,中英双语双文化的中国加拿大人在变换他们对典型的中国人的自我描述。洪和她的同事们也展示了基于现有的文化线索,二元文化者容易变换的文化解释框架(Hong et al, 1997, 2000, 2003; No & Hong, 2004a)。虽然文化知识确实是与文化身份截然不同,根据文化线索的不同,可以触及和应用自我的各个方面的可能。
  在第三类的身份协商模式-协同synergy,全新的身份是伪造的,作为与不同的文化模式接触的结果。(Anthias, 2001)。与整合或交替模式相反,协同模式synergy假定,新的身份出现,不能被降低到其各部分(eg, Benet-Martinez, Leu, Lee, & Morris's [2003] notion of a 'third culture') “第三文化”的概念)。作为新的文化杂交研究的一个例子,(No, Wan, and Chiu, 2005),我们假定,韩裔美国人的文化(或华裔美国人的文化,等等)并不是从韩国和美国文化组成部分的直接总和,而是当他们彼此交往时,从组成部分本身的改造的结果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结构。因此,一个人确定为韩裔美国人体现出一套全新的知识传统,一个出现并展现出居住在美国的朝鲜族的特定民族历史背景的特征。   此外,格罗斯认为,双语的协同效应并不意味着原来的语言竞争力的损失在,一种观念,对文化杂交的研究共鸣(例如,韩裔美国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韩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能力。
  3 结语
  跨文化交际者的文化身份具有多面性, 作为个人获得的新文化知识和践行新的文化, 同时保留传统文化的做法,这些文化身份可以在个体内共存,此外,个人可以通过协商,策略性地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以提高他们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共鸣和适应,根据现有的研究和理论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的身份认同协商的类型。
  参考文献:
  [1]Anthias, F. New hybridities, old concepts: The limits of
  "culture"[J]. Ethnic & Racial Studies, 2001.619-641.
  [2]Ying-yi Hong, Ching Wan, Sun No, Chi-yue Chiu in S. Kitayama, & D. Cohen (Eds.).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J]. New York: Guilford.
  [3]Benet-Martinez, V. & Haritatos, J. 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BII): Components and Psychosocial Anteceden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5.73, 1015-1050.
  [4]Berry, J. W. A 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1. 57, 615-631.
  [5]Casmir, F. L. Third-culture building: A paradigm shift for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92. 16, 407-428.
  [6]La Fromboise, T. Coleman, H. L. & Gerton, J.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114, 395-412.
  [7]Lee, S. Sobal, J. & Frongillo, E. A.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acculturation: The case of Korean Americans[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3.34, 282-296.
  [8]Lu,X. Bicultur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community formati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Chinese schools in Chicago[M].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2001. 12, 203-220.
  [9]No, S. & Hong, Y. Negotiating bicultural identity: Contrast and assimilation effects in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 Austin, Texas. 2004a
  [10]Padilla, A. M, & Perez, W. Acculturation, social identity[J]. and social cognition: A new perspective.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003. 25, 35-55.
  [11]Ross, M. Xun, W. Q. E., & Wilson, A. E. Language and the bicultural self[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 28, 1040-1050.
  [12]Sprott, J. E. "Symbolic ethnicity" and Alaska natives of mixed ancestry living in Anchorage: Enduring group or a sign of impending assimilation?[J]. Human Organization, 1994.53, 311-322.
  [13]Sussman, N. M. The dynamic nature of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out cultural transitions: Why home is not so sweet[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0.4, 355-373.
  作者简介:李丹洁,云南师范大学讲师,澳大利亚留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