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认同、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

 白桦树2008 2018-08-20

文化认同、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

前面是从一些文章和书里摘录的观点和概念介绍,今天的推送可能略枯燥,建议结合最近在主流大众媒体上的自我观感重新审视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多元文化倾向?多元文化是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评价文化类型能从哪些角度思考?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客观标准存在吗?站在非主流文化或是小众文化的立场上如何理性看待主流文化的冲击和排斥?

文化认同的相关概念

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意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

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这一过程帮助我们形成“自我”

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自我认同,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民族文化,从而保存和光大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辨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的需要。其一是通过寻找“我”与“我群”的差异而获得“自我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其二是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同一性。为了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个体总是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Break well & Lyons 1996 )

在我看来,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表征是很不一样的。群体总是有相对的闭合性,这可以从现实社会条件来理解,而且很明显的不同群体有自己的门槛,有的需求很高的专业技能或是共同兴趣。例如饭圈就是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来粉爱豆的,相对而言某个剧的追捧群体就门槛更低,可能只需要你看过几集,哪怕是剪辑,也能很快加入讨论。门槛高,闭合性强的群体凝聚力更强,能够发展出各种“暗语”和“黑话”,但相对人数也较少。门槛低的群体则表现出动员能力和吸纳能力出色,但流动性强,在对抗中出现局部劣势的状况。

如果从流动性上看,各个群体也很不一样,还举电视节目的例子,在上映时间会保有相对的热度,群体会迅速膨胀,该节目带有的各种tag会直接吸纳相关群体的受众,上映结束后会以时间为单位迅速衰减影响力。随之而来的部分群众可能加入了相关的新群体,成为了某种标签的固定成员。在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移情别恋”的能力明显增强,文化群体的流动性也相对增强。

文化群体的动员能力和改造意识又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可能更依托于群体的规模和共识培养,后者则直接表现该文化群体的一些本质。有些团体的表达意愿能力明显强于一般群体,改造周遭文化环境或是吸纳新成员的主动性都很强,这类群体的对抗意识和斗争意识可能是来自群体的内部纪律和组织能力也可能是来自该文化本身的强烈色彩。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很不“佛系”的文化群体。

我认为战国后期和秦朝的墨家组织就带有动员能力强,组织严密,斗争意识突出的特点,一面是严苛的纪律管理和自洁系统,另一面又是带有强理想主义和乌托邦色彩的精神内核,得到的就是一个相对干练,战斗力十足的团体。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则表现出了动员能力强,实际战斗力弱的特点。

所谓“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多样性是一直就存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但人们深刻意识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还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以美国的研究为主。然后就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这样的概念,虽然也有人认为这一概念几乎变成了“暗语”,成为识别和联络政治上的盟友和学术上的同志,其本身的内容并不重要。(David HollingerPostethnic America:Beyond Multiculrualism)。

王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和局限性》一文中将美国语境下的该概念定义在几个不同的领域:

1.        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即在教育层面增加对不同民族和族裔的文化传统的理解。由于知识并不是中性的,其内容及构成方式不仅受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也受到制造和传播知识的人的兴趣和立场的影响;教育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过程,又是塑造公民群体的关键过程,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美国社会,教育中的“文化压迫”现象——即对非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曲解——必须改变;多元文化主义教育为美国学生提供新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传统,减少乃至消除种族主义的偏见。

2.        一种历史观。多元文化主义的史学希望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贫穷等问题的历史根源,克服和消除对其他民族和族裔文化的误解,解除他们对日趋激烈的文化冲突的恐惧,培养他们对群体差别的欣赏,鼓励他们采用一种民主的而非等级式的观点来看待美国社会的群体差别,最终培养他们在“由多元民族组成的国家以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进退自如的能力。

3.        一种文化批评理论。任何文明都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内在和特定的价值体系,没有一种文明可以宣称比其他文明更为优越,也没有理由以主流文明自居,并歧视、否定甚至取代其他文明。

4.        一种冷战后新世界秩序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力图寻求的是一种更适合于冷战后的社会和政治模式。

还有人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具有转换和改造社会功能的思想(Joseph Raz“Muticulturalism: A LiberalPerspective.”),这是从制度变革层面对该思想进行了深刻解读。这些概念都是基于美国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社会而形成的,有其现实社会依存。

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的追求都是美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不会随着单一政策的出现而消亡。“一元”和“多元”的冲突融合出现在任何场合,1909年犹太移民作家赞格威尔的《熔炉》中将美国比作能使所有欧洲民族融化再生的伟大熔炉。呼应了“熔炉论”,这一追求一元文化的说法受到了很多批评。杜波伊斯在《黑人的灵魂》中写道:“每个美国黑人始终生活在两种同时存在的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之中,始终意识到他既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种不可调和妥协的抗争,两种始终处在交战状态的理想,并存于一个漆黑的躯体之中”“我到底是谁?我是美国人,还是黑人?我可不可以同时成为两者?我是不是有责任要尽快地停止成为一个黑人而变成一个美国人?”杜波依斯的问题既是对种族歧视的抗议,也是一种对美国社会中“一元”与“多元”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元”和“多元”的对立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网络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追求个体性权利的诉求愈发突出,这也表现为现代社会中主流价值观和“非主流”价值观的对立,特别是在网络社会上的矛盾激化过程,时常出现主观评价激化到对立的情况。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我们甚至不能评价其中一些情况是非理性的,准确的说双方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进行了“排异反应”。我觉得实质上是这个社会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几类分异,比如群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分异,城市与乡村价值取向的分异,所谓精英阶层和大众审美的分异。这些分异以各种运动和对立的形势展现在我们眼前,随便打开主流的大众媒体,看看两方的发言就能感受到这种尖锐的对立。

在这种对立中,“一元”取向下的文化霸权和文化保守实际都是并不可取的,主流文化的受众和拥戴者虽然是大部分人,但谁能说自己是一定正确的呢?就像我们都知道的苏格拉底审判,大众的选择就是对的吗?大众和理性并没有划上等号,主流文化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托,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守而产生的优越和排异只可能形成严重的对立,最后一较高下,输的那个就退出历史舞台。

但如果不讲高雅低俗是存在客观标准这句话就有些虚无主义了。标准是肯定存在的,“快手”上面很多内容被清理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实感,囿于个人兴趣,我对有些东西是兴趣缺缺的。但当一切迅速海晏河清的时候,我又有点迷茫,兴起的这些东西是大众审美吗?真的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吗?事实上很难真正清除掉所谓“低俗”,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哪个不是生活的一部分?长江清流,黄河浊流,清者可能泛滥,浊者亦可灌溉。

没有大家的关注,热度不可能积攒的,大众文化本身也会逐渐转向和受到影响,核心还是立场不同,这种不同是观念上的对立,我觉得弥合基本只能靠创造共同利益。从这个层面可以讲,“多元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矛盾是固有存在的,提倡和谐文化和相互尊重是很容易的,真正做到很难。在中国城乡二元差距加大,精英价值取向和大众审美分异的情况下,像“快手”这样的例子只会更多。

像上面那种例子还是群体与群体间的认同分异,当细化到个体,矛盾会进一步增大。

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被鼓励自我定向、自由选择、与众不同与保持隐私。而在群体主义文化中,社会和谐和整体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每一个个体都在一定的情境中被赋予某种角色并被确定在某种位置上,履行角色义务和职责成为社会对个体的要求。

同质性高的民族文化中,群体要求个体遵守群体的规范,对于偏离群体规范的行为给予极大的惩罚和心理压力。相反,在异质性高的民族文化中,群体的规范没有同质性文化中的群体规范那么清楚和严厉,可以容忍个体有一定程度的偏离行为。

从以上两个维度对文化类型的评介中,我们能够思考一下个体在我们国家主流文化中的处境。我们国家的文化呈现群体主义、高同质性、内部分异较大的特征,实际存在相当的张力和矛盾,这也是和谐文化的提出背景。和谐文化本身关注的不应当是消除冲突和差异,要做到理解、尊重、宽容、接纳、认同仍旧是一个相对困难的命题。

 

后记

1.        思路来自看的这几篇论文和最近的朋友圈,在主流文化驱离和对抗其他文化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还有寻找替代品。主流文化的受众无论从手段和渠道上都有更多资源,但也受到新兴势力的强烈冲击,这种非对称的对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常态。新兴文化和主流文化很难讲谁就一定代表正确的发展方向,且行且歌。

2.        本来想取名叫:“文化圈层的互斥”,后来觉得对抗性太强。我觉得我是有点“投降主义”的人,写这个的时候就在想自己的几种价值观之间是否存在张力?如何平衡?想来想去都得不到什么答案,只能强行佛系随缘。事实上,每个个体都会面临这种平衡的矛盾甚至困境,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活法。

3.        我知道这些视角可以讨论东西方文化对立或者从国际关系,新秩序角度思考,但我在这里更想关注个体,而不是这些所谓宏观层次的东西。

4.        有好久没更新了,最近也比较忙,有点闲空也想自我放纵一下,所以可能稍显惫懒,接下来会更努力一点。

5.    排版和美工这种事情对我来说……太难了!!

 

参考文献:

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3):117-121.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02):44-80.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01):35-40.

万俊人.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J].哲学研究,1998(10):43-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