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安肯心理 2019-10-12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发起脾气来,经常是没头没脑地突然爆发,明明上一秒还笑逐颜开,下一秒就莫名其妙地嚎啕大哭。

生活中总有一些熟悉的画面发生在父母和孩子的身边:

“不给他买玩具,他立马赖倒在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和他走棋赢了他,他脾气便即刻上来,把棋子儿扔得满地都是。”

“本来还和小伙伴玩得好好的,一个不留意,两个人就打起架来。”

更让父母崩溃的是,他们发脾气的时候是无法表达清楚的,甚至干脆只管专心哭泣和大叫,大人说什么他们是一点儿也听不进去。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这样的场景下,父母多半会经历从最开始的不明所以——到被迫面对突发的哭闹产生慌乱——再到最后被折腾得失去耐心变得烦躁。

其实,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发脾气,发脾气是一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比如今天我觉得很不高兴,我就会嚷嚷一通,这个嚷嚷的对象通常都是我们熟悉的安全的人。

作为孩子,熟悉的对象自然是自己的父母。有些孩子发脾气时,会一发不可收拾,让父母们不知所措,认为孩子是在“乱发脾气”。

但是不是“乱发脾气”,通常是由父母来界定的。

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发脾气”,或者孩子“本来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

但现在孩子却通过一种“不被大人的世界所接受”,或者“不被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来表达情绪,父母们在这时往往会焦虑、生气、着急、不知所措。

常见的应对方式是通过转移、安抚、不理会、喝斥、忽视甚至是打骂等来回应孩子的乱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而实际上,这些方式都无法缓解孩子当下的情绪,有些孩子当下看似没有再哭闹,但隐患却埋在了心里。

之后父母们可能还会遇到重复发生的现象,甚至一次比一次糟糕,一次比一次难以处理,最后不得不利用父母的权威身份,将孩子本来没有表达出的情绪强行压制下去。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需要,成年后也无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

因为在他的内心经验中,他的一些负性的情绪感受是不被接纳的。因此会导致孩子日后成长中遇到一系列的人际关系问题,也难以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这里就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情绪接纳。

你并不是孩子,不知道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所以你说,乱发脾气。

作为父母,首先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尝试去理解孩子,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脾气,要帮助和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举例:

孩子在游乐场,回家的时间到了,孩子哭闹着不想离开,妈妈们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父母们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1.孩子实际上不想离开,他对于你要求他离开很愤怒。

2.你对他来说是一个有权威有能力的大人,他是无法拒绝和对抗你的。他只能通过他认为最有力量的方式——发脾气来和你对抗,以表达他不想离开的愿望。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3.他能够自然地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情绪,也可以表明孩子曾经用这类方式得到过他想要的结果。

4.到时间该回家,这是一个规则。一个3至6岁的孩子,是可以一定程度的遵守规则,发展出延迟满足的能力。

如果这时孩子一心只想着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无视应遵守的规则时,应当考虑家庭的养育方式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孩子只能用“乱发脾气”的方式来应对。因为在他的内心,“我想怎么样就应该怎么样”,这是一种全能性的满足需要。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在这种理解下,父母们可以怎么做?

1.帮助孩子表达他的情绪,并给他的情绪命名。

询问他: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你很愤怒,你不想离开,是这样吗?

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去了解当他这样做时,他内在的情绪是什么。

当他的情绪可以被准确的理解到,并有一个名字时,他就可以因此理解到自己,并可以将其表达出来。

而父母对他的情绪接纳会促进他对自己情绪的接纳,从而缓解自己的情绪。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2.表达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的内心其实还是很脆弱的,一方面想要控制父母,一方面又害怕父母因自己的愤怒而离开自己,父母需要理解到孩子内心的这种冲突。

对亲子关系来说,父母需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又需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在受到父母的控制,而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这种尊重表现为父母在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时,内心是带着理解与爱,温和的拒绝孩子,而不是以父母的权威来要求与控制孩子去服从。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3.父母需要意识到,孩子的不恰当行为的重复与延续,通常是因为这种行为曾经有过获益。

这份获益是父母自己允许的,比如孩子一哭一闹时间长了,父母捱不住就妥协,或者父母因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通过哭闹和乱发脾气才能引起父母的重视。

父母需要反思到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责备与控制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本。

4.树立规则意识。

3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能够遵守一些社会规则,开始意识并接受“哪些事是可以做,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

当到了吃饭、睡觉的时间时,是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气说服他们去做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还在用“我非这样不可”、“不这样就不行”的方式来对抗规则,说明在他成长的环境中父母没有让他学习到这个能力。

父母需要反思在养育过程中自己是如何与孩子互动的,是否在纵容与严厉中过于摇摆,是否更多以自己的情绪为主导。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当父母过多的操控孩子的行为,如“你可不可以多吃糖、你能玩多长时间、你几点睡觉”是由父母根据自己的情境来选择时,孩子无法发展出稳定的规则感,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因此他学习到的同样是用自己的情绪为主导来应对问题,用哭闹、乱发脾气来表明“我必须要这样,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种情况下,父母最终需要认识到自己在养育方面的问题,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保护孩子安全与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不进行太多的干预及限制,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与陪伴。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最后,父母无论做什么也无法阻止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办?

这时父母需要去承认:做为家长,我们不是全能的,不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能够准确的理解到孩子的情绪,也不能真正的在现实层面帮助到孩子解决问题。

举例:

我有一个同事,一次她带着孩子去参加一个生日party,在车上时,孩子刚发完烧,身体很不舒服,但他又不想错过与小伙伴的party,他不停的跟妈妈说自己的难受,不断的抱怨环境中的声音、气味,干扰等。

妈妈一直陪着孩子,也一直在尝试着理解,并说出孩子的难受,但孩子始终无法停止哭闹。

最后,妈妈握着他的小手,轻声的安慰着他,陪着他度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孩子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最终他带着身体的不舒服参加了生日party,在活动中,他没有再哭闹,他接受了自己不舒服的事实。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在当下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去帮助孩子处理身体上的难受,如果妈妈心里有一种“我需要我的孩子安静下来”,或者“我需要解决他的难受”的想法时,妈妈就会变得很焦虑。

因为她做不到,她很可能会替孩子做出一个决定,带他回家,或者威胁他“你再哭闹我就不让你参加party”的方式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时,妈妈传递的则是一个“妈妈无法接受自己是无能为力的”的潜意识信息,并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不好情绪是不被接受的。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父母该怎么办?

如果妈妈能够接受自己无能为力的状况,可以忍着焦虑陪伴着他度过这个难过的时刻,孩子则会意识到“在这种无能为力情况下妈妈并没有垮掉,而是可以稳定的呆在这里陪伴自己”。

他没有失去妈妈的爱的同时,也学习到“在自己受到挫折时去接受有时自己确实是无能为力的,并不被挫折所打败”的能力,他必然内化了一个可以在坚难时刻稳定的陪伴自己的“内在妈妈影像”。这时,他也发展出如何去面对成长中的挫折的能力。

也就是说,父母自身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稳定的、规则的行为方式,会自然的被孩子内化到人格层面。因为孩子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是通过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去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进行吸收与模仿而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自我行为模式。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