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史学家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国势的一大转折

 昵称413468 2019-10-12
t010a6c89fa02bc8b58.jpg?size=640x333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的军事力量是很强盛的,从明成祖开始,基本上都是追着蒙古打,徐达、蓝玉等名将多次深入大漠腹地,将蒙古军队打的落荒而逃。朱棣时代更狠,朱棣更是多次亲自上战场,蒙古人根本不敢出现,每次都是将他们打的半死。但是,这个转折点就是土木堡之战。那么土木堡之战是怎样发生?有何影响?
战争背景
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刺部的脱權及其子也先崛起,他们拥立原来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并控制了东部的兀良哈三卫以及西部的哈密卫,成为明朝北部的一支很大力量。正统四年(1439)以后,瓦刺部每年的朝贡使臣都超过2000人,明政府即根据人数进行赏赐。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瓦刺部派2000余人进贡马匹,但声称为3000人,意在冒领赏赐。但礼部按核实的人数给赏,并减低了马价银,也先闻报后大怒,指责明朝言而无信,于七月率部,分四路大举进攻内陆。也先亲率一路进攻大同,其兵锋甚锐,大同明军失利,塞外城堡多被陷没。败报传至北京,群臣愤慨不已,而当时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与煽动下,准备御驾亲征。而当时的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极力反对,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要御驾亲征。
此战所带来的影响及后果
这场战役可以说大明极其惨重,明朝最精锐的三大部队: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经历朱元璋的统一天下,立下立下汗马功劳。作为当时明朝军队的核心力量,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军队的素质都是当时世界上一流水平的。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会全军覆没。大明王朝共五十多位文武中层力量基本被全部战死沙场,就连明英宗也被俘虏。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在明朝方面是由一系列军事失误造成的,但也反映出宦官在国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而此后,明朝在处理与北部蒙古的关系时,也变得更加重视防御和贸易的手段。因此有学者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