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优画网艺术档案 2019-10-12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风雅之士总喜欢创作散文随笔。今天,优画君要发布的原创征文作品,其作者正是一位风雅之士。他是谁?原来,他就是上海美术学院老教授协会的孙心华教授。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孙心华教授

此前,优画网曾经采写过关于他的专访,

艺坛常青树 | 孙心华:“老顽童”的多彩人生

这位生活阅历丰富的“老顽童”多年以来一直从事艺术文化工作,他不仅画画得好,而且喜爱中国京剧,还作为编剧创作过影视作品,一手散文写得幽默生动,抒发出热爱生活的情怀。在这组散文随笔中,孙心华教授探讨了许多经典的艺术案例,表达出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读吧!

孙心华散文随笔四篇

文/孙心华

1

京剧麒派艺术浅谈

京剧老生几乎都师从京剧泰斗谭鑫培,即所谓“无腔不谭”。 后来者根据自身的条件,继承和发展了谭派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产生了前后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七大流派(马连良既是前四大须生,又是后四大须生)以及麒派〔周信芳〕。

马派飘逸潇洒,谭派新颖委婉,杨派清醇雅正,奚派韵味浓厚,麒派苍劲有力,各具特色且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和唱段。

可惜他们的传人都以全盘继承为最高艺术追求,鲜有创新,故虽有不少名家,但却没能产生一派宗师。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京剧人物插画

“海派京剧”是京剧在上海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成的一种地域性的派别,它既全方位地表达了京剧传统,又吸收其他剧种、电影、话剧、舞蹈等多种表演方式的精华,对传统京剧加以创新,重视表演的真情实感和戏剧的时代意义。具备探索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及强烈的经营意识。“海派京剧”有大量的连台本戏,比如《狸猫换太子》、《封神榜》、《七侠五义》等,可以连唱几天几夜。舞台美术比较写实,多机关布景。唱腔创造了二黄联弹、西皮联弹、反二黄联弹、高拨子联弹、四平调、吹腔联弹等很多种,更有西皮、二黄连缀在一起的联弹,别有一番风味。

由于众多的历史客观原因,海派京剧曾繁荣不再,很多人只知道有麒麟童(周信芳),而不知道麒派只是“海派京剧”的一部分,还有浩瀚星空一样的海派名家如夏氏三兄弟、冯子和、潘月樵、老三麻子等,他们已经湮没无闻了。

周信芳大师的演出无缘观看,著名麒派名家赵令童在杭州看过多次。现在的麒派名家陈少云,裴咏杰也看过,但他们的再传弟子则相差千万里了。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海报

艺术贵在创新,艺术家的自身条件、人生经历和情感对艺术生涯的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艺术并不是严谨的照样画葫芦,而是激情与灵感的迸发。各种不同于几百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理念在各个方面融合和碰撞,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珍品。其他如美术、音乐等何尝不是如此。

2

城市精神

几年前,我去俄罗斯、法国等地考察交流,两件小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莫斯科,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而产生的伤痛尚未完全平复,但红场上瞻仰反法西斯纪念碑和列宁墓的人群仍络绎不绝,他们手持鲜花,自觉地排着队默默走着,没有喧闹,没有浮躁,每张严肃的面孔是那么虔诚和神圣,还有一对对新人穿着洁白的婚纱在那里举行庄严的婚礼。在巴黎,一群群少年儿童啃着面包,喝着矿泉水,拿着画笔和调色板,于卢浮宫中认真地临摹着大师们的艺术精品,用天真的双眼和稚嫩的双手解读着艺术的奥秘。我确实被感动了。莫斯科、巴黎在世界之都市林中永葆魅力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就是城市精神。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法国

城市精神是城市社会的支柱,是城市文化特征的集中概括,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精神的城市只是没有生命力的躯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罗马、巴黎、佛罗伦萨、莫斯科等历史名城,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无不跨越历史长河绵延不衰而永垂不朽。它们丰富而深刻的城市精神内涵作为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俄罗斯

城市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同样,城市精神也需市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全面的文化修养作基础。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应是全体市民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应是全体市民共同遵守的思想理念;海纳百川、开放宽容、奋发昂扬应是全体市民共同发扬的精神风范。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应是全体市民共同认知的价值取向;颂杨积极向上的文化精品,抨击腐朽没落的低级趣味,应是全体市民共同追求的精神品位;提倡高雅,拒绝恶俗应是全体市民共同凝聚的思想品格。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上海

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国际大都市,在20世纪30年代,有着“东方巴黎”的美誉,作为中国“海派”艺术和新文化的发祥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沉积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曾承载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其历史文脉和“海派”艺术的魅力在中国甚至亚洲独领风骚。因此,承传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市民整体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素质,在建设一流国际大都市这个新的平台上,塑造文明城市精神,我想应是我们每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我看行为艺术

某日,有一50岁左右的汉子,赤身裸体,在黄浦江边的外滩马路上奔跑,又某日,一30岁左右的女子,不着寸缕,在北京一处铁笼内展现自己。据介绍,这两人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艺术家,而且是精神十分正常的艺术家。后来,一些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性和道德极限的东西也见诸报端。我才知道原来他们所做的是属于美术范畴的“行为艺术”。

我自己是搞了大半辈子美术的人,怕不懂行为艺术遭人嘲笑,赶紧查资料,原来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Yves Klein,1928-1962)。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行为艺术

我却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自虐、伤害、鲜血等作品里有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却横看竖看都是些神经病患者的行为,如果这些表演者都是艺术家,那神经病患者都是些伟大的艺术家了。

“艺术即美”,是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人都是以“美”为内在需要的,如果艺术放弃“美的理想”,而是以丑恶、血腥等作为追求和创新,那恐怕就会堕落了。

4

说泉

一个小便盆,放在商场是商品,放在家中是洁具,放在公厕是便池。然而,被杜尚先生放在展厅,则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了,而且有了很诗意的名字:泉。

这小便盆很有些沾沾自喜,高高在上的蔑视同类道:“你们是什么东西!臭不可闻的溺器。看看我,我是从视觉形象转向思维、研究艺术本质的伟大作品,己经名垂青史了。当然我并不只是供人欣赏的,重要的是让人去思考,这些你们懂吗?”其他小便盆虽愤愤然,却无可奈何。

致艺术 | 上海美院孙心华教授艺术随想四则

杜尚,泉

1997年9月,我在访问德国时,参观了“卡萨尔第十届文献展”,该展从1955年至1972年每四年举办一次,从1972年至今是每5年举办一次,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汇集了当前国际顶尖艺术家的作品。围绕这个大型国际展,整个小城都沉浸在艺术展的节日气氛中,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展览馆都是分会场。走进这里,一不小心就会忽略了可能是很知名的参展作品。因为路边的一堆碎砖石,草地上一辆废汽车,广场上一个足球网,街道上空红色的彩旗,只要有标签,则都是艺术品。其他那些垃圾、椅子等则也愤愤然了:“为什么我们的同类插上标签就身价百倍了?”当然它们不会去翻翻艺术史,不知道这些作品大概都受到那个小便盆的影响,应该叫达达派的。

艺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有人倡导“生活即艺术”,几乎吃、喝、拉、撒都可称之为艺术的,有人又将艺术承载哲学、美学、政治学诸多责任,深不可测,当然也有人将艺术作为赚钱的工具。闹不清楚,唉!

往期精选

致艺术 | 李醉:我,为上海写歌

致艺术 | 在自己家里喝咖啡(节选)

各位艺术业者及艺术爱好者们,欢迎投稿分享你的艺术故事

【 长 期 有 奖 征 文 】献给艺术,献给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