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生存-曹操辞官不做与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立志做能臣的条件

 草木青青33 2019-10-12

       东汉熹平三年(174年), 曹操20岁时,第一次任职为洛阳北都尉(也许就是洛阳县北部管治安的副县长)。那时,洛阳为东汉都城,皇亲贵戚聚居之所,很难治理。曹操一到任,再度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并昭告天下,“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不久之后,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醉酒夜行”,被曹操手下抓来;曹操审讯他时,拒不承认认识蹇硕,于是曹操就这样用五色棒把当时最牛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就在“当堂”打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是聪明的,所以他才敢想出“五色大棒”的施政策略;曹操胆子大,所以他才敢于秉公执法、棒杀蹇图。在这里,曹操的能臣形象跃然纸上。难道曹操不知道棒杀蹇硕的叔父蹇图会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吗?曹操的这一棒把权贵们“打”得目瞪口呆,因为人们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因为人们都知道一个年轻的人刚刚走入仕途就得罪权贵是没有好下场的?!

曹操自有他渴望“扬名”的苦衷,暂且不表。但是曹操还是得罪了宦官集团,但是宦官集团拿他也没办法,这是因为,第一,曹操是对的,他执法如山啊!第二,曹操有后台,那就是他的父亲。于是呢宦官集团就想了一个办法,对皇帝说“曹操可是个人才啊!执法如山,现在让他当洛阳北都尉,委屈了他,应该提拔他到边远地方去当正职。”于是曹操就这样被明升暗降,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没过多久,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相当于现在的调研员),是个闲差。然后又被调到地方上,之后又被调回来当议郎。此时曹操也许会想:“当议郎就当议郎吧!那我就好好调研吧……到地方就到地方吧,我就好好执政吧”,可是怎么样呢?曹操把自己的治国方略以及自己对政治的意见写成文章交上去,泥牛入海没消息,根本没人搭理他;他在地方上打击豪强、整顿秩序,如以卵击石、蚍蜉撼树,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效果。曹操到地方上执政也是很严厉的,据说是曹操被调来的调令一下,当地的大大小小的权贵是“闻风遁逃”,也就是都跑别的地方去了,状告曹操的信函(小报告)一封一封的告到皇帝那里。

此时的曹操感到自己在官场上恐怕是混不下去了。他感觉到大汉王朝也许快行将就墓了。他做的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还会招来祸灾;自己之所以没有招来杀身之祸,是因为自己有着一个大后台,那就是自己的父亲官居太尉(也就是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权贵们目前还不敢把他怎么样,但是长此以往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于是曹操借口自己有病、谢绝了朝廷的再一次的任命,回家闭门读书,闲暇时打打猎。但是曹操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他仍然关心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从前面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年轻时的曹操确实是一个治世能臣。不管是做拥有实权的洛阳北部尉,还是当闲职的议郎,他都能尽职尽责,然而,当时权贵当道,曹操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难以施展,最终使得曹操托病辞官。难道曹操真的不想做能臣了吗?

此时不知年轻的曹操是否知道,做能臣是需要条件的。需要什么条件呢?

第一,要看时势。只有在治世才有可能做能臣,如果在乱世,那么就只能像诸葛亮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问答于诸侯”。

第二,要看政局。政局如果混乱,那么也是做不成能臣的。连孔子都说“邦有道则治、邦无道则愚(愚:装傻的意思,比装疯含蓄了一点)”。

第三,要看人主。看皇上是一个昏君呢还是一个明君。皇上如果是昏君呢那是做不成能臣的。

第四,即便是“治世”、是“明君”和好的政局,那你还要看皇上的心情和兴趣。比如:汉文帝并不是一个昏君,汉文帝的时代也是西汉时期最好的时代,号称“文景之治”。汉文帝也非常欣赏贾谊这个人,应该说贾谊具备了做能臣的条件,但是最后怎么样了呢?“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皇上还是不用他,最后把他打发到长沙,害得贾谊终日以泪洗面,哭死在那里!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不具备做能臣的条件的。曹操出世的时候,还不能称之为“乱世”,但已是乱世的前夜,曹操出世是在汉灵帝时期,而汉灵帝和汉桓帝时期,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腐败的代名词。

【点评】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个人素养与环境的组合,历史上“既生瑜何生亮”的呐喊何止成千上万?!所以回顾历史、立足现在,我们都不应该刻意地去崇拜谁、学习谁!试问:谁又是谁的偶像呢?身处相同的环境你也许比那些名人做得更好!所以说现在呢,只要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利益圈子之中,默默地耕耘即可,何须拍那些与你生存条件不一样的人士的马屁呢?

【注】参考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整理。

读罢该文,如果你感到学到了一些知识,那就给个点赞吧!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