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族的历史和起源

 骗了无涯过客 2019-10-12

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约12.26亿(2010年统计),占中国总人口92%汉族的祖先是中国古代的华夏族,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同其他民族共同融合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通过许多名族迁徏和融合,使汉族不断的发展得以兴旺,逐渐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在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封建社会是一个漫长的突出点。

  汉族的语言统称汉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七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的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文起源于远古通行的方块文字,是从4000多年前甲骨文字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字将逐步向拼音的方向发展。

汉族历史上经济以农耕为主,农业及手工业都十分发达,汉族一贯注重农食土地改良,农修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选种、培养新品种,改良农具,同时也不断的从国内各民族中吸收新的作物品种并学习工作技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汉族有40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声远的影响和代表人物及作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交与同时期希腊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象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2000余年,同时程度不同的将其影响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要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如张衡,祖冲之之等都已被列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的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的繁发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均享盛名。


在绘画,书法,公益,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也涌现出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之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汉族人居住房屋是大城市为楼房也有砖瓦平房,北方农村地区多为砖瓦平房或土木结构的平房,一般为一户或二三户为一院,饮食以米、面为主,到清朝时期才引进了玉米。常吃蔬菜,喜欢吃肉,鱼,蛋。并注重烹调技术,服饰上历代变化较大,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服饰特点。

  在风俗习惯上,汉族社会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态,逐渐形成一整套制度化,以包办、买卖为主要特点的封建婚姻制度,男女青年的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不可违,嫁鸡嫁鸡,嫁狗随狗,是古代女性必须遵守的信条。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家长制,建立了新的婚姻制度,妇女地位提高,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丧葬:在过去通过土葬,现在大城市已实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农村也逐渐推行了火葬。


  汉族自古以来对各民族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观念的主要传统。道教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代的神仙方术,基本信仰的和教义是“道”,认为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化成的,崇拜的是最高宗神是由“道”人格化的三清宗神,其中道德天宗即老子,一部分汉族信奉。自汉代以来,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未来宗教陆续传入,于是有一部分开始分别信仰这些宗教。

 汉族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以春节最为隆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