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OpenStack的没落不可避免?这是市场的选择

 曼易述事 2019-10-12

OpenStack 作为全球仅次于Linux 的第二大开源社区,为何一直饱受争议?

其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为OpenStack最早的“研发者”,它在2012年宣布放弃OpenStack业务,转而采用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而这只是开始,随后几年惠普、思科、GoDaddy接连宣布关闭OpenStack业务。直到近日,全球最大的独立开源企业SUSE也宣布终止销售OpenStack云产品。

被众多企业抛弃也只是表象,OpenStack饱受争议的背后,还是因为自身存在诸多缺陷。2010年OpenStack初初诞生,企业花费很少成本就能在OpenStack 上搭建自有的小规模云平台。这也让企业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做自己的“公有云”很容易,事实上,OpenStack只是一个软件,只能为企业提供一个框架,而不是云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还需要储备大量技术人员来运营维护云系统,所以,常常会出现人工费比OpenStack费用还高的情况。

从技术理论出发,OpenStack可以用的很顺,并且很方便商业化,但实际使用时却不尽如此。OpenStack为了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不断研发新项目,这使得其自身变得非常复杂,加大了企业后期“DIY”的难度,也降低了云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OpenStack研发之初就没有经历过大规模实战验证,无法满足企业后期发展过程中的高并发需求。早在2010年,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的执行官 Andy Jassy 就曾犀利的指出:“一般情况下,公司根本无法准确地获知自己到底需要多大容量的数据中心,而在他们创建自己的内部云基础设施时,这一问题还会不断重现,困扰他们。”

这也是OpenStack最致命的问题,灵活性较差,无法及时完成迭代更新。也因此,国内市场的OpenStack开源创业公司基本以失败告终,最后都沦落为高级人力外包的公司。

从运维成本和后期维护的问题出发,OpenStack确实不是做公有云的一个最优的选择。所以,近几年,市场上多数云计算企业都转向了转向了AWS、Azure、阿里云等自主研发的3A云计算厂商,这从市场份额上就可窥见一斑。2018年全球公有云市场占有量排名榜上,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分别取代IBM、Rackspace排名前三,自此全球云计算业务主要集中在自研的公有云。

目前在中国市场,云计算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和IT巨头的标配业务,其中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政府和中小企业。比如,12306网站上的查询访问业务已经放在了阿里云飞天系统上,在春运期间每天的访问量高达250亿次、双11每秒32.5万笔交易、每秒25.6万笔支付的高峰值……

依靠飞天系统的强大计算能力,阿里云得以在如今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占有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半壁江山。不可否认,这场近10年的云计算战争,自主研发的云系统已基本完胜,这也是市场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