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每一个生命都有精彩的理由——关于抑郁症的基本知识

 三驾马车1966 2019-10-12

刘向军

据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为11%,5%的抑郁患者实际上会死于自杀,这个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左右。

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9000万人,近20年抑郁症患者呈快速增长态势。

其实,人人都可能抑郁,或者说人人都曾抑郁过。

幽默大师卓别林说过一个笑话。卓别林问医生:“您能看好我的抑郁症吗?”医生说:“最近城里来了一个小丑,不妨去看看他的表演。”卓别林回答:“我就是那个小丑。”

正如卓别林所讲的笑话那样,在生活中,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一样会抑郁,其他人也一样。因为在生活中,免不了有一些令人情绪沮丧,情绪抑郁的时候,但是,抑郁≠抑郁症,有抑郁情绪并不等于就是患了抑郁症。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只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才可认定为抑郁症。

抑郁症并不可怕,但抑郁症一定要重视。

著名幽默大师卓别林本人就是抑郁症患者,幽默名星憨豆先生也是抑郁症患者,著名喜剧名星葛优、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患有抑郁症,他们的抑郁程度都还比较重,但是,抑郁症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可见,抑郁症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当然,也有因患重度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如著名电影演员张国荣,他的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却不能摆脱抑郁症的折磨,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所以,对待抑郁症一定要重视。

从抑郁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可以划分为六个等级。1.情绪正常;2.情绪低落;3.轻度抑郁;4.中度抑郁;5.重度抑郁;6.极度抑郁。——后四种情绪状态即抑郁症。

其中,我们尤其需要高度关注“极度抑郁”患者。此类患者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有强烈的自杀念头,二是有具体的自杀计划,三是有反复的自杀行动。此类患者实实在在地面临着巨大的自杀危险,亲属必须24小时随时陪护,最好是住院治疗,寻求专业救治。

那么,抑郁症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呢?了解抑郁症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明确治疗的办法。

事实上,全球医学界——西医——对此病乃至所有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至今也并不明确,更多地带有尝试治疗的特点。

据统计,遗传影响导致的抑郁症只占到16%的比例,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后天。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抑郁症是因为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等缺乏。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抑郁症是因气淤或痰淤或血淤或肾虚等因素导致。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抑郁症源自环境和生活的某种长期压力,这种压力导致了长期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导致了长期的低落情绪,这种该低落情绪又长期累积从而导致了抑郁症。而患者狭隘的自我评价标准让消极情绪不断发酵、放大,其症结就是患者强烈而顽固的自卑感。这也就是抑郁症认知疗法所主张的“情绪源于思维”的观点。

判断是否有抑郁症,办法很简单,用几分钟时做一下抑郁量表自我测量即可。即便是对于没有相关量表的人来说,通过观察,也可以大体上予以判断。

抑郁症有如下特点。

一是患者有一个思维误区:陷入挫败情绪并无限放大这种情绪。

二是患者有两个心理困境:自我厌恶、自我抛弃。

三是患者有三个外在特点:失眠、焦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四是患者有四个自我否定:一无所成、一无是处、一无所依、一无所有。

有这些表现的人基本可以判定其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当然,准确的判定还是通过量表量化测试。

如何治疗抑郁症这才是关键。

第一,      西药疗法。

多虑平、百忧解、舍曲林、米氮平、阿密替林、卡马西平、佐匹克隆、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药物,都可以服用。

西医常常也不知道患者更适合吃哪种药,而常采用试吃法,让患者在试吃过程中确定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第二,      中医疗法。

根据或肝郁或痰郁或血郁或肾阴虚等不同情况,中医常有如下药物或食疗法。

消遥丸或消遥散;解郁丸或解郁安神胶囊;藿香正气水;补中益气丸;五子衍宗丸;舒肝丸;木香顺气丸;玫瑰花茶;合欢花茶;按摩三阴交、太溪穴、照海穴;等等。

第三,      运动疗法。

坚持跑步、健走、游泳、泡澡、踢毽子、跳广场舞等。

第四,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本质上是心理疗法或者叫思维疗法,这种疗法可以由专业人士协助来做,也可以由患者自己来治疗自己。其核心是重在通过反复的心理强化或思维重塑,重新在患者心中确立达观的心态,建立辩证、多元的自我评价思维,消除原来“完美主义”的扭曲思维,强化患者敢于失败、乐于失败、享受失败的豁达心态。在此过程中,亲友的耐心关爱和细心陪伴极为重要。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抑郁症有顽固性、复发性、隐蔽性、迷惑性,但是,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抑郁症完全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治疗或调整得当,对生活和学习就没有太大影响。

特别需要高度关注、高度警惕的是“极度抑郁”患者,即有强烈的自杀念头、有具体的自杀计划、有反复的自杀行动者,此类患者随时可能把再次自杀付诸实施。《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一书中对此种状况有准确概括:“事实上,自杀者如果过去几次自杀未遂,他以后自杀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果有人自杀过但没死,你不要以为他只是在无理取闹或是为了吸引他人关注而已,所以不用当回事。这样想就太危险了。”

正是这样,对于“极度抑郁”患者,所有的亲友都应该倾注最大程度的耐心、爱心。

健康第一重要!每一个生命都有权利拥抱快乐,悦纳自我!每一个生命都有让自我精彩的理由!

2019.10.12

搜索

复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