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成交量来判断市场绝对底部 正如许多价值投资者以ROE(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来衡量一家上市公...

 齐天大圣4lmaga 2019-10-12

正如许多价值投资者以ROE(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来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质地几何一样,同样可以用一个核心指标来判断市场的底部,这个指标就是——成交量。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我一直是将成交量作为情绪面最重要的表征。其实又何止是情绪面呢?成交量是市场在各个方面共同作用下综合的结果。所谓“天量见天价,地量见地价”,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呢?下面将以实例来分析后半句,时间跨度是2005年股改之后到现在的两轮牛熊。之所以选股改之后的市场,是因为此前的市场制度不完善,流通盘太小,坐庄模式明显,与此后的市场没有太大的可比性。而且之后的事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印象也更为深刻。


2005年4月29日,经国W院批准,CSRC 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工作。市场以为新版的国有股减持又要推出,对此的反应是下跌,上证综指从1160点跌到世纪大底998点(6月10日)。此后,大盘开始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史诗级上涨,2007年10月16日达到最高点6124点,两年多的时间涨幅超过5倍。(比这涨幅更大的只有2012年12月4日至2015年6月5日的创业板,从585点涨至4017点,两年七个月的时间上涨近7倍。)


这轮牛市的标志性事件是中石油上市,这只顶着“亚洲最赚钱公司”光环的超级大盘股,11月5日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近3倍,最高价格48.65元,最高市值近9万亿,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万亿美元的公司(十二年之后只有苹果一家做到这一点)。当时中国的GDP只有27万亿,也就是说一家中石油的市值就将近占了中国三分之一的GDP,可见当时大盘股的非理性已经不是简单用疯狂所能描述的了。截至本周五中石油的收盘价为8.96(后复权价,以下都是),只是上市首日价格的零头。和中国石油类似的还有,中国神华从95块跌到30块,中国船舶从436跌到80块,云南铜业从97跌到34块不到。和美国70年代的漂亮50行情一样,疯狂的人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只有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少数超级大盘蓝筹回到了此前的高点,时间用了10年以上。顺便提一句,目前的上证综指之所以失真(点位不反映市场实际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占上证综指比重极大的中石油、中国神华等股票都是在2007年估值泡沫最大的时候纳入指数的,而此后其他多数股票的上涨无法抵消这些股票的下跌带来的影响。





在2008年1月中国平安推出千亿融资之前,市场一直以为大盘只是在调整,调整充分后将上冲万点。在该消息传出之后,大盘连续两天下跌超过12%,开启漫漫熊途。9月9日上证出现地量217亿(相当于2007年5月30日天量2700亿的8%左右,当时点位2145点),一个多月后的10月28日上证见底至1664点后开始上涨。6天后的11月3日再次出现地量231亿,点位下探至1680点,确认底部有效,开启一轮涨幅超过一倍的小牛市,直至2009年8月4日见顶至3478点。期间7月29日,上证创下新的成交量记录2969亿元。


大盘从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跌至本轮最低点2013年6月25日的1849点,跌幅达47%,持续时间近3年11个月。地量出现在2012年底的11月下旬,当时连续多日出现330亿左右的地量,相当于前一轮牛市的11%左右。当时大盘的点位在2000点以下,最低见1949点,其后反弹至2444点(2013年2月18日),涨幅超过25%。但最终出现低点1849点(比1949点低100点)的时间是在半年后的2013年6月25日。当然以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1949点入市仍然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介入点。


最近一轮的牛市在2015年6月15日见顶,成交天量出现在6月8日,最高成交量13099亿。第一次地量出现在2018年9月17日,成交量869亿,相当于天量的6.6%,当时点位在2651点,一个月后的10月19日见低点2449点,此后12月11日成交量达到最低的854亿,12月24日再次出现857亿,11天后的2019年1月4日大盘见底至2440点转头向上。我在12月11日成交量跌至854亿时发文章判断“反转指日可待”。


总结最近三轮的底部,有几点需要关注:一是成交量跌至上一轮牛市天量10%左右时,往往意味着低点不远;二是成交量第一次出现地量时,往往仍未见底,如出现多次地量,见底的可能性更大;三是结合政策面来判断底部,胜算会更大,即地量出现后政策面出利好上涨并无持续性,往往意味着还有最后一跌,再次出现地量就是最佳入场时机,其实判断的依据就是所谓的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比如2008年9月9日第一次见地量,10天后国家救市,9月19日当天在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公司入场救市、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三重利好刺激下,所有股票全部涨停,大盘也出现百年难得一见的涨停。第二天,大盘继续大涨超过7%,两天涨幅达到17%。正当人们以为熊市要结束时,大盘调头向下继续回调找底,在一个月后的10月28日跌至1664点才止住,相较救市前的9月18日下跌了近10%,11月3日再次出现地量确定底部。又比如2018年第一次出现地量是在9月17日(估值底),但政策底分别出现在10月19日、10月22日(鹤发表讲话、上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而市场底出现在12月24日。也就是说,如果政策上的利多未出现,即便成交量见底(即使远低于天量时的10%),也不意味着市场见底,市场底出现在政策底之后,政策底如果再次出现地量,那见底的概率将极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