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专业怎么选?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不愿说的事实

 漫步之心情 2019-10-13

口袋名师的十一巡讲随着十一也即将落下帷幕,基本上每一场讲座都有家长问我们什么专业最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更深入聊一聊。

不过首先我们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都不太愿意说的事实:其实知道什么专业好基本上是没有用的!

一方面现在好专业被说的太多了,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不用提我们就都知道这肯定是好专业,就好像是高校的清北一样。但是大前提还是你能不能考上这个专业?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在志愿填报中有一个选项叫做服从调剂,到底该不该选呢?不选就可能掉档,选了就可能被调剂,几乎所有在冲的路上的学生,如果你被调剂进入了好学校,那你和好专业也就基本无缘了。

好专业怎么选?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不愿说的事实

一切不以成绩为基础的选专业都是白费心

所以,好专业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实话说,其实是没有的。有人说适合的叫好,有人说能挣钱的就好,有人说我喜欢的就叫好,我能保证你发出去这个问题,评论区绝对能打成一片。

但是归其根本,判断一个专业好不好,主要还是从五个方面来看:第一,家庭资源;第二,学生成绩;第三男女性别;第四性格爱好;第五未来规划。这里面每一个方向都很重要,而所有这些的根本其实就是——成绩

莎士比亚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

那么我们就说,不以成绩为基础的选专业都是白费心

举个例子:

一个成绩只能考上三本学校的学生问,学金融好不好,一个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专业的学生说,非常好,就业很顺畅,于是该生选了金融专业,可没想到毕业就面临下岗。

所以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档次没有进行提前预估,就开始考虑报考什么专业,那么一切都是徒劳。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提前了解孩子的成绩、和孩子沟通,先判断出孩子的分数能报考的大学区间,再去考虑专业的事。

不是所有的金牌专业都叫好专业

那么到底什么叫好专业?

宏观上来讲,高校的金牌专业,学科评估A+,国家重点学科等等,比如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北师大的心理学,这些学科不是处在现在的市场风口上就是各个高校的顶级学科,从实力上来看,这都是好专业,但这肯定不是我们家长心里所想的那种好专业。

所以我们要更微观一点讲,更实际一点讲。

什么叫好专业?带有强就业导向的较好专业,带有功利性的较好专业,说直白点,就是好就业、能挣钱的才是我们心里所想的好专业。我想着不管是对于家长,还是对于已经就业的孩子,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不是功利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所以,你说天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好不好?好!但是考上很难,就业口径宽度也比较有限。你说北师大的心理学好不好?绝对好!可是中国的市场,现在对于心理咨询、心理医疗的认可度是否真的达到了那个高度?可能也没有。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医学、经管、财务、金融、临床、口腔、师范、法学、计算机这些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并且相对就业口径要更宽的,才叫好专业

而相对的生物、农林、化学、地质、冶金等专业,反响就会差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船舶专业也一直不太被大家看好,但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海运、军事力量的同时,相关就业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而且薪酬普遍较高。所以在实际选择中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过全国现在12大学科门类,506个专业,除了像油气专业这种一看上去就觉得不好就业的以外,真正能判断出来的太少了。那么,我们要怎么去判断我们自己所想要的“好专业”呢?

好专业怎么选?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不愿说的事实

选专业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不正确的去掉

现在科技发达了,相信每一个家长在网上、手机上搜索志愿填报的时候,都能见到大把的文章告诉你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棒。他们有错吗?没错,因为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专业就是好,我们也曾不止一次的推荐给家长什么专业值得报。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要能保持理性的心态”。口袋名师的公众号也好、自媒体也好,甚至是我们的喜马拉雅平台也好,会有很多人看到或听到我们的内容后来问我们,自己家的孩子选什么专业好。

我们首先会问很多,包括上面提到的性别、性格、成绩、诉求、资源等等,如果要总结技巧的话其实也就是四个字——“因人而异”。所以,今天我们不是给大家分享技巧,而是要告诉家长们,什么样的坑,千万不要踩

01不要只凭兴趣选专业

经常听到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学生听到的次数最多,所以往往也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人会觉得,选择一个我想学、喜欢学的专业就叫好专业。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可以理解学生的兴趣出发点是什么:

1、成绩高

2、受综艺、影视剧影响

3、虚荣心

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个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

好专业怎么选?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不愿说的事实

好专业怎么选?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不愿说的事实

刑侦学、法医学这些都是这一两年突然大热起来的,很明显,是受到了最近几年《明星大侦探》、《法医秦明》、《白夜追凶》等等这些节目的影响。

2019年高考的时候,我们就曾接触到一个东北的学生,对于公安类大学绝对的追捧,不论是什么学校只要能上法医或者刑侦类的专业就可以,可是她的成绩却不足以进入到那些公安类顶级院校,这样的话毕业根本毫无竞争力,万幸的是最后开导成功。

所以,学生的真假兴趣尚且未定,如果只靠兴趣来决定专业,那真的是会误了大事。

而且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把兴趣真的变成了工作,你一定会开心吗?这里我们就只做一句点评,工作永远是为了挣钱,而兴趣是为了梦想。具体背后的故事,相信作为过来人都是明白的。

02名校中那些“唬人”的专业

名校是一颗唬人的糖果,但是这层外衣里面,却未必都是蜜糖,也有可能是苦药。以前我们说过,高校为了让自己的综合水平提高、院校排名上升,需要合并、新增很多学校,自然也就会产生一些合并的后遗症——弱势专业

这些专业因为在院校的战略规划下产生,但是却没有放到战略规划中去,所以在师资力量、行业认知、学校资源等方面都会非常薄弱。(这里就不具体举例子了,和学校主流学科完全不相关的专业都有可能)所以,说句难听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样专业的学生基本上和小白鼠差不多,巨坑!

03强行蹭热点,设新专业

最近几年的热门词汇相信大家都看到无数次了,于是有些高校也开始借着每年改名字的由头,为了扩大招生思想也开始活络起来。

比如原本的图书馆学改成情报信息学,档案管理改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等等,更深的可能会把一些统计换成大数据相关。

当然也包括一些学校新设的专业、如VR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这些乱改专业名的背后,其实就是为了招生而存,大家可千万不要被专业的外表所欺骗

04行业已经没落的专业

这个我想就不用多说了,煤炭、矿业、石油等等这些我们在之前的线上和线下讲座中都无数次提到,逆时代潮流的专业,终将会被取缔

05学好学坏全看学生

这一点,其实我们以前也常说道,比如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等,这些专业在本科阶段学的基本都是表面内容,大而空,除非是985、211、双一流这种院校,否则真的不建议报考

提到这,我倒想提一句,马云退休的下一步很有可能会进入教育领域,那么我想他做的教育方向,很有可能就是冲着技能教育,而并非学历教育。

最后,我们想分享给家长一些实际、有效、易实现的两个小技巧。

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再加上学业负担巨大,所以基本上他们的时间有很多会放在休闲上。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要牢记,一定要紧跟时事,每天拿出来20分钟看看教育相关的新闻,绝对有大用处!

专业+学校=能力,这不是一个公式,而是一个等式,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一味的追求好和高,一定要让学生的能力匹配到他最适合的大学和专业。尤其是那些在高考中发挥超常的学生!大学的退学率也是很高的,有机会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里讲一讲大学的那点事。

好专业怎么选?要告诉大家一个很多机构都知道但不愿说的事实

以上就是我们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最后我们再强调一次,志愿填报是一个有规划性、有潜质条件性、有个性化的规划内容,任何没有前提的判断,最终都可能会有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