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分房睡拉锯战',父母应心狠还是心软?5个策略帮娃分房成功

 小天使_ag 2019-10-13

闺蜜家训练孩子'分房睡'的号角骤然吹响。

这一天,正是闺蜜儿子乐乐5岁的生日。这份'成长大礼'虽然提前准备了很久,给孩子做过思想工作,可乐乐夜里还是哭成了'小泪人'。

尽管于心不忍,可是有专家说了,'孩子到了5岁还不开始分房,会影响孩子日后发展。'

闺蜜也怕自己的优柔寡断让孩子的自立性、个体意识等等各种能力受到影响,事不宜迟,只能孤注一掷、咬牙坚持。暗下决心:甭管乐乐怎么哭闹,也要在这次的睡眠战役中取得战果。

谁知闺蜜的决心连第一晚都没能熬过。无论是要选择心狠还是心软,焦虑的父母都逃不过深深的自责。

面对

不恰当的'分房睡'培养方式

01 从'分房仪式感'到'分房拉锯战'

英国心理学专家西尔维娅说过:

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从心理学角度,孩子的成长跟父母放手程度很有关系。越希望孩子好,就越应该让孩子越有自立的能力。

孩子终归是要自立的,总要离开父母生活。而分房睡,通常被父母当做是孩子走上自立的关键信号。

而到底什么时候适合让孩子'分房睡',众说纷纭。从刚出生,到6岁学龄阶段,到网上查一查,仿佛每个岁数都是最佳的年龄段。

许多家长一旦听信了某个时间指标,就希望严格按照这个年龄标准去实施,害怕早一刻影响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晚一刻又耽误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

那么到底具体到哪一天,用怎样的方式让孩子完成这件事?于是'分房睡'这件事本身,在家长的心中就变得'仪式感'十足

例如,有一则经典案例,美国一位母亲杰西卡,她在孩子1岁的时候开始终止母乳,并且同时选择了和孩子分房。

而作为母亲,她会在孩子夜里哭闹的时候,过去进行安慰,直到孩子睡着,但马上离开,不做陪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煎熬,让孩子适应了一个人入睡,成功达成'分房睡'的目的。

面对

许多中国父母会效仿这个方式,选择一个有象征性的日子或方式,给自己和孩子都加上一层'仪式感',传递出一个信息,'孩子长大了'。

可是这种'仪式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焦虑情绪,孩子并不领情,导致演变成'分房拉锯战'

后来,闺蜜接连几天还是想坚持尝试,但是孩子反应越来越强烈。刚开始只是可怜兮兮看着爸爸妈妈,有点不知所措,到后来爸爸妈妈进来安抚多次以后,也就越来越不接受独自一个人呆在黑暗的房间里。

到了第四天,乐乐一到睡觉的点,意识到要一个人去面对黑暗的时候,就委屈得不行,马上哭闹起来。在反复的哭闹和安抚之间徘徊不已,无奈的闺蜜只好宣布这次分房睡的尝试失败了。

面对

02 从'哭声免疫法'到'行为主义训练'

为了避免出现'拉锯战',许多家长抱定坚守的决心。

可可3岁,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为了提早为幼儿园做准备,也趁着这机会让父母能从夜间被孩子干扰休息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可可的妈妈也步入了培养孩子'分房睡'的大军。

可是尽管可可已经3岁了,比美国孩子分房睡的年龄要玩得多,但可可夜里哭闹特别频繁。

可可妈妈决定,无论孩子如何哭闹,都要坚持自己计划。这么一狠心,孩子果然在一周之后,能够自己睡觉了。

随之而来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孩子开始变得沉默,不爱笑,也不喜欢缠着父母了。对可可妈妈来说,孩子的眼神,开始让她陷入另外的煎熬。

面对

可可妈妈的这种方式,正契合心理学上的一种训练方式:行为主义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核心要素就是通过采取某些行为,促使另一些行为应激性发生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创造了风靡全球十几年的'哭声免疫法'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哭声免疫法'已经被证实,如果盲目使用会破坏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马伊琍当年培养大女儿文君竹,就是使用过'哭声免疫法',后来为此后悔不迭。

面对

创始人约翰华生的子女也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儿子30岁自杀、二儿子一生贫困、女儿也有自杀倾向。

'哭声免疫法''强迫性分房睡'这些行为主义的训练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效果显著,后患无穷。因为,达到效果的同时,也代表婴儿对母亲的'及时回应'感到绝望。

剥开心理学术语,细细品味这句话,可以展现给大家一个孤独的画面:

一个娇弱的婴儿,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拒绝了他,声嘶力竭的哭泣没有获得回应。可能是累了,可能是失望,孩子不哭了,也不再接受父母。

'分房睡'固然是孩子自立的一个信号,但家长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独断专行。如果不合理对待'分房'问题,强行让'分房睡'的形式,大于了育儿独立的目的,就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破坏,遗祸孩子的整个人生。

面对

到底什么时候'分房睡'比较好?

培养孩子独立入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给孩子'搞惊喜'、'搞突袭'、'定时间点'。只要孩子心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心理建设,就是最佳的'分房睡'年龄。

有家长会疑惑,那要是孩子一直没有做好准备呢?难道由得他无限延期?

作为家长也不能走极端——既然不提倡太早'分房',那干脆随缘吧,什么时候孩子想分了再分。

台湾明星狄莺在台湾知名度很高,曾在红遍两岸三地的《包青天》中饰演角色,至今都为人乐道。可是现实中的她,却没有她演的角色那么精明和富有智慧了。狄莺一方面对儿子要求'严格',一方面又非常溺爱孩子,容忍儿子孙安佐和父母同床到15岁。在这样不健康的教育下,孙安佐缺乏独立能力,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巨婴',不懂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竟然在2018年时,在美国因疑似持枪恐吓袭击学校被捕。

面对

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让孩子'分房睡'而做心理准备,应该符合自己孩子的发育水平,可以从1岁左右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各项自理能力,做好心理建设。最好在6岁以前尝试'分房睡',而不是一拖再拖。

面对

如何让孩子顺利'分房睡'呢?

01.让孩子有空间归属感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空间里一直充斥着'父母'的印记,这就形成了'爸爸妈妈在的空间,就是我的空间'的概念。

所以,家长不妨提前给孩子布置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并且尽量在属于他自己的房间里,多陪孩子一起玩。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这个房间的装饰,按照孩子的爱好来进行布置,让他喜欢这个空间。

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让孩子感知这个空间是属于他的,为'分房睡'打下基础。

面对

02.消除孩子恐惧感

人在黑暗的环境里,更容易进入思索状态,还会因为黑暗而产生夸大、歪曲的情况,生出许多不安的情绪。我们成人也有同样的体验,明明许多事情在夜晚会担忧的睡不着,但是一觉醒来再回想同一件事,竟然觉得不足挂齿。

孩子还不具备成人完善的思维,更有可能具有恐惧感,把白天听到的事情,或是电视、动画片、书本里一些情节当成真实存在。

面对

想要孩子独立安睡,父母也必须要想办法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我们可以让孩子明白,假如孩子担心床底下有'怪物',家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

①带孩子确认床下没有东西,给孩子读关于“黑暗”的绘本,向孩子耐心解释,这些负面情绪出自于'想象',而不是'现实'

面对

②'妈妈教你变一个魔法,像这样你的右手会变成一只神奇的手枪,看到怪物就可以消灭它!'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打消孩子顾虑

一段时间之后,当无数个白天正常来临,孩子会意识到夜晚黑暗里的恐惧都是会消失不见的,白天总是会如期而至,所有的恐惧都是愿意自己的'想象'。

03.建立相对固定的睡前仪式程序

'睡前仪式程序'不同于分房睡的'仪式感'。后者有刻意为之的矫揉造作意味,会给孩子增添压力。而'睡前仪式程序'实际上是一个睡眠习惯,是进入沉浸体验的'秘密武器'。

相对固定的睡前仪式程序,有助于让孩子在习惯的方式下,感到安心,易于入睡。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使用包括看书、唱歌、讲故事等小方法,让孩子明白,这些事做完的时候就是完成了一套流程,意味着该好好睡觉了。

面对

04.设定'缓冲带'

汽车一旦开快,就不太容易掌握方向,于是许多公路上都会设立'缓冲带'。在培养孩子的任何方面,都可以借鉴'缓冲带'的方式。

我们想培养孩子'分房睡',一样可以协商一个居中的方式,让孩子和父母都易于接受。

如跟孩子做好约定,一晚上可以有2次机会寻求父母帮助或安抚。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可以自己选择呼叫父母,父母就要无条件进来陪伴孩子一会,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耐心,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可以是2分钟,可以是5分钟,但是不能过长,否则孩子会认为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旦过了约定时间,父母就要立刻离开。

面对

05.不妨试试科技的力量

有位朋友试过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兴科技。

朋友的孩子4岁,现在朋友也想进行'分房睡'练习。他在主次卧的床边,装上了床头灯和可视电话。如果孩子在中途需要呼叫父母,可以通过可视电话得到回应,这也是一种'缓冲带'的形式。

这个方法在物理和空间条件上,先实现孩子的单独睡眠。等孩子能独自睡整晚的时候,就不需要电话了。

面对

对孩子来说,自立是必经之路,但就像家长扶着他们蹒跚学步一样,家长不能指望孩子跟哪吒似的,出生就能'一日三长',早上还在吃奶,晚上就能跟父母'斗地主'。所以,育儿也如'烹小鲜',需要慢慢来,不要着急。

你家孩子是怎么分房睡的?分享下你的经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