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崩漏实用单方

 循天园 2019-10-13

【西医理论】

崩漏是指月经非时而下,量多如注,或淋漓不净。其突然大量出血称为“崩中”,日久淋漓不断则称为“漏下”。两者可互相转化,即崩证日久,气血耗伤,渐成漏下;久漏不止,病势日进,可转成崩证,所以临床上常崩漏并称。崩漏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后都可发生,而且发作时经常出现经血暴下如注,致使气血俱虚,若治疗失时,易致气血厥脱,则病情危重。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以青春期、更年期或大小产后为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出现本病,应做妇科检查,子以足够的重视。

【临床特点】

月经的周期、经期及经量发生严重紊乱。月经周期紊乱,常可在停经数周或数月后,发生出血,量多如注,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甚至屡月不净。出血量多,迁延日久者,可见贫血症状。

【辨证论治】

崩漏分型治法及代表方见图8-3。

图8-3 崩漏分型治法及代表方

崩漏的主症是出血,辨证首先当辨出血的属性。根据出血呈现的量、色,质的不同,以辨其寒、热、虚、实。经血崩下非时,量多势急,继而淋漓不止,色淡质清者,多属虚。经血非时暴下,血色鲜红或紫红,血质稠黏多属热。若淋漓漏下,色紫质稠多属虚弱。若色紫黑有块且有臭味多属湿热。经血非时而至,时来时止,或时闭时崩,或久漏不止,多属瘀滞,若血色晦暗,而质清稀,多属寒、属虚;血势骤急,多属气虚,淋漓不断多属瘀滞。久崩久漏多是气血虚弱或兼瘀滞。久崩不止气血耗损可转为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可转为崩。

此外,患者的不同年龄阶段亦是崩漏辨证的重要参考。如青春期患者多属先天肾气不足,育龄期患者多见肝郁血热,更年期患者多因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

崩漏的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之法。

塞流即止血,崩漏大出血时,必塞其流断其血,否则,会达成脱症。但止血方法,又须据其寒、热、虚、实,分别施治,不可专事止涩,同时也应注意崩与漏的不同点,治疗崩宜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治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瘀。

澄源即求因治本,这是治疗崩漏的重要关键,必须审慎。切忌不问病因,滥投寒凉或温补之剂,而犯虚虚实实之戒,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取补肾,健脾,清热,化瘀法。

复旧即调理善后,视其脾肾受损情况,或先调脾以固后天,取其补后天以养先天,或先补肾以滋先天,取其补先天以助后天,使其本固血充,则经自调。补益一般以理脾益肾为主。

以上三种治法有不同的意义,但相互之间又联系紧密,故临床应用时不可拘泥。

另外青春期患者,重在补肾气益冲任;育龄期患者重在疏肝养肝,调冲任;更年期患者重在滋肾调肝,扶脾固冲任。

1.肾虚型

(1)症状:肾阴虚型-经乱无期,出血淋漓不尽或量多,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手足心热,或有心烦。舌偏红,苔少,脉细数;肾阳虚型-经来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治法:肾阴虚,滋阴益肾,固冲止血;肾阳虚,温肾助阳,止血调经。

(3)代表方:肾阴虚,左归丸。《景岳全书》;肾阳虚,右归丸。《景岳全书》

(4)常用药物:熟地黄10g,山药10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牛膝10g,肾阴虚者,酌加龟甲20g,鹿角胶10g;肾阳虚者,酌加肉桂5g,鹿茸10g,五味子10g,炮附子5g。

2.脾虚型

(1)症状:经血非时而下,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或不思饮食,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

(2)治法: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3)代表方:固冲汤加减。《医学衷中参西录》

(4)常用药: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5g,当归10g,五倍子10g,海螵蛸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茜草10g,棕炭10g。

3.血热型

(1)症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口渴烦热,或有发热,小便黄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2)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3)代表方:清热固经汤加减。《简明中医妇科学》

(4)常用药:熟地黄10g,生地黄10g,栀子10g,黄芩10g,阿胶10g(烊化),地榆10g,煅龙牡各30g,茜草10g,棕炭10g,地骨皮10g。

4.血瘀型

(1)症状:经血非时而下,时来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继而淋漓不断,色紫黯有块,小腹坠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2)治法: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3)代表方:逐瘀止崩汤加减。《安徽中医验方选集》

(4)常用药:党参20g,当归10g,熟地黄10g,川芎10g,白芍10g,丹参10g,檀香10g(后下),砂仁3g(后下),三七10g。

【单方单药】

1.补气摄血、固本止崩方

★生地黄粥

[用量] 糯米60g,生地黄汁30ml。

[制剂] 先将糯米于沙锅内煮粥,粥熟放入生地黄汁调匀。

[用法] 空腹服。

[功效] 补脾养胃,凉血止血。

[主治] 妇人胎漏不正。

[出处] 《仙拈集》卷三。

[说明]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或可用于阴虚内热之崩漏出血。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滞,易助湿,凡脾虚有湿,热病夹湿者忌用。

[禁忌] 煮粥忌铁器。

★党参

[用量] 党参30~60g。

[制剂] 水煎服。

[用法] 于月经期或行经第1天开始,连续服5天。

[功效] 益气健脾止血。

[主治] 崩漏气虚证。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据文献记载,该药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之功。主要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水肿,久泻脱肛,或血虚、气血两虚之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症。亦常用于崩漏气虚证。

2.补肾益气、固冲止血方

★紫河车

[用量] 胎盘1个。

[制剂] 洗净烘干,研为末。

[用法] 每日早晚各服5g。

[功效] 补肾止血。

[主治] 崩漏肾虚证。

[出处] 东方食疗与保健,2007,(第11卷):P49页。

[说明] 紫河车为健康人的胎盘,有补气,养血,益精等功效。主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由于其亦有温肾阳、益精血的功效,故也可用于肾阳虚之月经过少。见月经过多篇。

3.温肾益气、固冲止血方

★棕灰散

[用量] 败棕不拘多少(烧灰存性)。

[制剂] 研为细末。

[用法] 每次6g,空腹用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功效] 收敛止血。

[主治] 妇人崩漏。

[出处] 《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引《百一选方》。

[说明] 棕榈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干燥叶柄。功效:收敛止血作用。本品苦涩,善涩血络而固脱,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常用于治疗多种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等无瘀滞者,尤宜用于崩漏及各种慢性出血证。

★葵花散

[用量] 葵花蒂1个。

[制剂] 用沙锅焙成炭研细过筛。

[用法] 每次5g,每日3次,黄酒送服。

[功效] 温肾止血。

[主治] 崩漏。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葵花蒂为菊科1年生草本向日葵的花蒂部分。功效:和血润燥,通利二便。常用于治疗痢疾,吐血,血崩,带下,二便不通,疟疾,小儿风疹。

★韭菜

[用量] 羊肝150g,韭菜100g,生食用油30g。

[制剂] 前2味洗净切开,将生食油倒入炒锅用旺火熬熟先下羊肝至半熟,再倒入韭菜共炒,熟后略加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 每日1剂,5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温肾止血。

[主治] 崩漏肾虚证。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韭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韭菜的全草。功效为:补肾,温中行气,散瘀,解毒。常用于治疗胸痹,噎膈,反胃,吐血,衄血,尿血,痢疾,消渴,痔漏,脱肛,跌仆损伤,虫、蝎螫伤等症,亦可用于崩漏肾虚证。若单味煮汁饮,可以止消渴、盗汗,有助于产妇经血运行。

4.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

★桑螵蛸散

[用量] 桑螵蛸。

[制剂] 研为末。

[用法] 每次3g,酒浆调服。

[功效] 固涩止血。

[主治] 漏下不止。

[出处] 《理虚元鉴》卷下。

[说明]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常用于肾虚之遗精滑精,肾阳不足之阳痿,对于女子血闭腰痛,淋证,小便不利也有较好疗效。

5.养阴清热、固冲止血方

★滋阴养血酒

[用量] 生地黄10kg。

[制剂] 上药用木捣取自然汁,绞去渣,用米酒1 500ml和匀,放入瓷器中,蒸热为度,瓷瓶盛贮。

[用法] 不拘时候,每次温饮1~2小杯,以愈为度。

[功效] 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主治] 阴虚低热,妇人崩漏。

[出处] 《本草纲目》。

[说明]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亦可用于阴虚内热之崩漏出血。

★木贼汤

[用量] 木贼1握(锉、炒)。

[制剂] 研为粗末。每次10g,用水150ml,煎至105ml,去滓。

[用法] 温服,每日3次。

[功效] 养阴清热止血。

[主治] 妇人月水日夜不断。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说明] 木贼为木贼科多年生草本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可用于阴虚内热之崩漏。此外,该药消积块,益肝胆之力尤佳,可治疗肠风,痢疾及妇人月水不断。

6.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

★槐花散

[用量] 陈槐花30g,百草霜15g。

[制剂] 研为末。

[用法] 每次9~12g,用温酒调服,若昏聩不省人事,则烧红酒送服。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血崩。

[出处] 《良朋汇集》卷六。

[说明] 槐花为豆科落叶乔木槐的干燥花及花蕾。槐花为凉血要药,主要功效有清热,凉血,止血,临床常用于治疗肠风便血,崩中漏下等血热引起的出血证候。

★鲜小蓟根汤

[用量] 鲜小蓟根(洗净,锉细)30g。

[制剂] 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150ml,去渣。

[用法] 饮之,每日3次,若畏其性凉者,每次18~21g,亦可。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主治] 经血漏下不止。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

[说明] 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菜的全草及地下茎。有凉血,祛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血崩等出血证。另外,该药可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是止血凉血之良药。

★贯众汤

[用量] 贯众10~15g。

[制剂] 水煎服。

[用法] 每日2次。

[功效] 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 崩漏之血热证

[出处] 《集简方》。

[说明] 贯众为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本品尤以驱杀绦虫、钩虫为擅长,还有清热解毒,止血(多炒炭用)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热毒疮疡、痒腮肿痛等,及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及崩漏出血等。

★大蓟根汤

[用量] 大蓟根10~20g。

[制剂] 水煎服。

[用法] 不拘时服。

[功效] 凉血散瘀止血。

[主治] 崩漏下血,色鲜红量多。

[出处] 《产宝方》。

[说明] 大蓟为多年生草本大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本品性凉味苦,性凉可清热凉血以止血,味苦可开泄以消肿散结,为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疡之要药。可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出血重证。

★代赭石

[用量] 代赭石10~15g。

[制剂] 水煎服,久者宜。

[用法] 每日2次。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血块较多,小腹胀痛或刺痛,舌暗紫苔黄腻者。

[出处] 《普济方》。

[说明] 代赭石为三方晶系赤铁矿的矿石,主含三氧化二铁。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本品降火凉血、止血功效尤佳,对火热迫血妄行而致的便血、子宫出血等症疗效显著,本品可配合生地黄、牡丹皮、栀子、玄参、阿胶、白茅根、大小蓟等同用,加强止血功效,孕妇慎用。

★石韦汤

[用量] 石韦10~15g。

[制剂] 水煎服。

[用法] 每日2次。

[功效] 凉血清热,通利止淋。

[主治] 下血色鲜,或夹血块,小腹刺痛,舌暗紫者。

[出处] 《海上方》。

[说明] 石韦为水龙骨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石韦汤的功效:清肺化痰,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清肺泄热。临床上用于热淋,砂淋,血淋,癃闭,小便不利,水肿,痰热咳喘,血热咯血、吐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鸡冠花汤

[用量] 白鸡冠花30g。

[制剂] 洗净加清水400ml,煮至300ml,去渣,再将鸡蛋两个去壳倒入沸水中煮熟。

[用法] 分2次服下,每日1剂,5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 崩漏血热型。

[出处] 民间验方。

[说明] 鸡冠花为苋科1年生草本鸡冠花的干燥花序。功效: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咯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等,尤其对于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血崩,血淋等多种失血证疗效好。

7.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方

★独圣丸

[用量] 五灵脂(去土,炒烟尽)。

[制剂] 上药研末,醋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 每次3~6g,淡醋汤或清酒送服。

[功效] 祛瘀止血。

[主治] 妇人瘀血凝积,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暴崩下血。

[出处] 《医学心悟》卷五。

[说明]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因本品甘温气浊,专入肝经血分,尤善止痛,故凡瘀血内阻所致的心腹胁肋诸痛以及疝痛、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症,皆有良效。取其化瘀止血之功,常用于瘀血所致的崩漏下血、便血等症。炒炭用可以止血,故可用于血瘀之崩漏。

★独圣散

[用量] 防风(炙赤色)。

[制剂] 研为末。

[用法] 每次6g,以面糊、酒调服,更以面糊酒投之。极验。

[功效] 固经止血。

[主治] 妇人血崩。

[出处] 《证类本草》卷七。《经验后方》说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后在《妇人大全良方》补。

[说明]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功效: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止痉,止泻。炒炭可治肠风下血。

★独芎散

[用量] 川芎,不拘多少(锉,新瓦慢火炒令紫色,熟)。

[制剂] 上研细末。每次6g,用水150ml,入木贼草(去根、节,锉细)3g,同煎至105ml,去渣。

[用法] 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 活血止血。

[主治] 妇人血崩久不止,百药不效。

[出处] 《魏氏家藏方》卷十。

[说明]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治疗妇科疾患及风寒湿所致的痹证。该药辛温走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功能:行气活血、搜风、开郁等。需要注意的是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可用于瘀血阻络导致的正常的血液不能在经络运行而出血。特点是月经量多同时伴有痛经或经色暗淡,有血块等。

★消污汤

[用量] 干荷叶1枚。

[制剂] 煎汤300ml,去渣。

[用法] 空腹服。

[功效] 消瘀止血。

[主治] 妇人血崩。

[出处] 《医方一盘珠》。

[说明] 荷叶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莲的干燥叶片。功效:清暑利湿,升阳止血。用于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脾虚泄泻,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多种出血,兼有活血之效。主要用于崩漏之血瘀型。

★独黝散

[用量] 莲房不拘多少(烧存性)。

[制剂] 研为细末。

[用法] 每次3~6g,用白汤调服。

[功效] 化瘀止血。

[主治] 产后崩漏,经血过多,及诸出血证。

[出处] 《产科发蒙》卷三。

[说明] 莲房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莲的干燥花托。功效:化瘀止血。常用于治疗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瘀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血痢,血淋,乳头开裂等症。

★花蕊石散

[用量] 花蕊石(煅过)。

[制剂] 上药研如粉。

[用法] 每次9g,极甚者15g,和醋一半,一处调药,食后服。

[功效] 化瘀止血。

[主治] 崩漏。

[出处]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零。

[说明] 花蕊石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功效:化瘀止血,可用于崩漏之血瘀型,还可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又可治疗产妇血晕,恶血等一切失血伤损。

★芙蕖散

[用量] 来年干莲蓬不拘多少(烧灰)。

[制剂] 研为细末。

[用法] 每次6g,食前用温酒或米饮调服。

[功效] 收涩止崩。

[主治] 血崩久不止。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说明] 莲蓬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莲的干燥花托。莲蓬(同莲房)功效:化瘀止血。常用于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净。治疗崩漏时主要用于崩漏之血瘀型。

【选方提要】

崩漏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崩漏为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也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本病在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一般以西医治疗为主。若出血量大,则需及时止血治疗,必要时需用激素治疗或行诊断性刮宫,切不可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若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日久不尽,血色淡,神疲,小腹空坠感,食欲差,大便稀,多属脾虚型,可选生地黄粥、党参方;若经血量多,色淡红,质清稀,腰酸明显,多属肾气虚型,可选用胎盘方、兔耳方;若经乱无期,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肢冷畏寒,腰酸,小便清长,夜尿频繁,多属肾阳虚型,可选用棕灰散等;若出血量少淋漓数月不尽,经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夜寐难安,多属肾阴虚型,可选用滋阴养血酒;若伴面颊红,烦热,夜寐少,口干,大便干结,多属虚热型,可选用木贼汤;若经血色鲜红,量多难止,口渴,小便色黄,大便干,多属实热型,可选用槐花散、鲜小蓟根汤;若经血时多时少,时出时止,经色暗红,夹有血块,小腹胀痛,多属血瘀型,可选用花蕊石散、芙蕖散等。

预防与调护:①注意经期卫生,避免阴道出血期间同房,尽量避免或减少宫腔手术;②早期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出血倾向的月经病,以防发展为崩漏;③发病后,早期治疗,并加强锻炼,以防复发;④调畅情志,劳逸适度。(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