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清朝有什么冷知识?

 广州玉 2019-10-13

一、各省的简称是在清朝晚期正式确立的

我们今天各个省份都有着自己的简称,例如广东简称“粤”,湖北简称“鄂”,河南简称“豫”,安徽简称“皖”。这些简称很多都是自古就有,但是直到清末,各省的简称才正式确立下来。

1871年英国、俄国及丹麦联合铺设了一条从香港经上海至日本长崎的海底电缆。之后丹麦公司又将线路引至上海公共租界,成为中国首条电报线路。

在最初的时候,清政府对于电报是非常抵触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逐渐认识到了电报的重要性。

1877年福建巡抚丁汝昌在台湾(当时台湾属于福建管辖)铺设了中国首条电报线路,此后电报事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

1880年在伊利事件爆发后,清廷建立电报总局,并要求各省提供一个简称,于是各省纷纷提交简称。其中山东最早提出的简称是“齐”,但是由于直隶(今河北省)先提出了简称“冀”,清廷认为“齐”和“冀”是近音字,因此要求山东再提一个简称,于是山东只要使用“鲁”作为简称。(各省简称都是在清末确立的)

除此以外,湖北最早想使用“楚”作为简称,但是楚国的涵盖范围太大了,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重庆,甚至山东南部都曾在楚国的统治范围内,而楚国后期的统治中心也是在安徽境内。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湖北最终选择了“楚”作为简称。

二、清朝的爵位制度复杂至极

中国的爵位制度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到了周朝确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度。之后爵位制度不断演变,到了明朝只保留了:亲王、郡王、国公、候、伯五等爵位。但是到了清朝,爵位再度繁多复杂起来,令人非常抓狂。

清代的爵位共有三套系统,分别是:宗室爵位、蒙古爵位、功臣爵位

宗室爵位

其中总是十二级,通常只授予爱新觉罗氏,分别是:

和硕亲王

多罗郡王

多罗贝勒

固山贝子

奉恩镇国公

奉恩辅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

镇国将军(分一、二、三等)

辅国将军(分一、二、三等)

奉国将军(分一、二、三等)

奉恩将军(分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和奉恩将军)

蒙古爵位

蒙古爵位分为八等,分别是:

亲王

郡王

贝勒

贝子

镇国公

辅国公

札萨克台吉

台吉(分一、二、三、四等)

功臣爵位

公爵(分一、二、三等)

侯爵(分一、二、三、四等)

伯爵(分一、二、三、四等)

子爵(分一、二、三、四等)

男爵(分一、二、三、四等)

轻车都尉(共四等)

骑都尉(共二等)

云骑尉

恩骑尉

以上都是乾隆之后正式确立的爵位制度,在此之前清朝的爵位制度也不是很正规,功臣也有封王爵的,例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孙可望、傅恒、福康安。他们都不是宗室成员,但是都获封亲王或郡王爵。(作为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也被追封为郡王,图为傅恒剧照)

而即便是乾隆朝规范了爵位制度后,清代的爵位更显得复杂,通常情况下汉人最高只能封侯爵。例如曾国藩,他曾帮助清廷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但最后也是只封了个侯爵。

三、八旗其实只有一支

在很对人心中,八旗分为三支,分别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支八旗加起来共计有24支队伍。

但实际上是不存在“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之说的。清代八旗只有一支,大家都叫八旗,清朝官方正式的称呼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也就是说在八旗中“旗籍”是放在“民族”之前,无论是满洲、蒙古还是汉军,大家首先都是八旗旗人,然后才是不同的民族。

例如正蓝旗分为:正蓝旗满洲、正蓝旗蒙古、正蓝旗汉军。不存在单独的“汉军正蓝旗”。

在许多清宫剧中,和珅在遇到老旗主时,会打千自报家门道:小人和珅,正红旗满洲人。满人一般是称名不称姓,所以和珅只报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是自己的旗籍——正红旗,最后才是自己的民族——满洲。(小的和珅,正红旗满洲)

所以说清代只有一支八旗,满洲、汉军、蒙古都是隶属于八旗之下的,是八旗包含民族,而不是民族高于八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