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五级村 陈 氏 家 谱 二OO九年六月六日 目 录 一、初修序言 二、陈氏起源 三、五级村陈氏来历 四、传统与家风 五、五级村陈氏世系合谱 (1)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 (2)六世、七世、八世 (3)九世 (4)十世、十一世 (5)十二世 (6)十三世 (7)十四世 (8)十五世、十六世 六、陈氏族系图表之一 陈氏族系图表之二 陈氏族系图表之三 陈氏族系图表之四 陈氏族系图表之五 陈氏族系图表之六 七、编后记 初修序言 姓氏是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群的共同符号,家谱乃追溯人脉根源的珍贵资料,也是记叙和研究姓氏繁衍变迁发展的证明,它对有血脉关系的族群具有很好的凝聚力。我五台县五级村陈氏从五世祖——顺,迁入当地,推算已有二百七十余载,迄今亦有十六世人出生。虽然历史较长,然修谱之举,未闻也。往世往年门少户微,人脉简略,族史只凭口传,谱系仅靠手抄,记忆犹易。而今门户日益增多,人口倍增,支脉繁细;尤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变化,族人除一部分留居故乡故土之外,大部分背井离乡,在外工作谋生,繁衍生息。所以很有修谱的必要。通过此举,可以厘清脉络,理顺序系,达到慰藉先人,服务今人,传教后人的目的。 早在百年前,先人绘制了一幅布质茔谱,也不过是供族人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和婚喜娶媳新人参拜而已。这幅茔谱因岁月沧桑,风吹雨淋,破损严重,不堪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世钧杰公唯恐损而失真,久而失序,在一九八七年依样绘制了新的陈氏茔谱。经他对景物细心的勾勒描绘,并根据当时人口生死变化状况,充实了新的内容。尽管如此,也很难满足族人的现实需要。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族成员不断发展变化,新人渐增,支脉繁细,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同族人虽一脉相传,但因人口众多,居地分散,少通声问,关系松散,很容易出现辈分理不清,起名取字犯祖讳,男不知根,女不识源,诸种弊病很容易出现,令人深虑。由此之故,可见修谱是很必要的。再则,当今我辈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族人安居乐业,生活稳定,衣食无忧,修谱之举更是可行的。 近年,在十一世柱银公的创导和组织下,在许多族人的关心和支持下,经十三世金生(永贤)公的不懈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梳理线索,修谱之举很快有了可喜的成绩。由他亲手编制成“陈氏家谱”“陈氏成员生故登记”“陈氏女谱”等重要文稿面世。此功德诚莫大焉。非他这样热心公益,缜密心细,不辞劳苦而不能。不幸的是他于二00八年秋病故,为避免修谱这件关乎我族的一件百年大事功败垂成、半途而废,吾谨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研索,详为厘定,辑集成册,以承续故人之功劳,启迪后人之智慧,并供族人参阅。 凡事创于前人者,必为后人所宜,故增谱序,以期昭兹来许。(金合字武贤于二00九年清明节谨序) (感谢金合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