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 五台县村名的来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地形地貌命名,如石咀、羊卧、安洼、坪塔等; 2.以居民姓氏命名的,如毛家村、孙家岗、董家村、郭家寨等; 3.以地主庄主命名的,如芦家庄、新庄、郭家庄等; 4.以靠近山梁河间命名的,如上金山、大梁、两涧、河东、南茹、沟南等; 5.以神话传说命名的,如槐荫、瑶池、凤栖埯、蛇神等; 6.以历史传说命名的,如苏子坡、射虎川、杨柏峪等; 7.以物产资源命名的,如铜炉、铁堡、苇地、麻黄沟等; 8.以军事活动命名的,如较场、营坊、少军梁、东营、东岗等; 9.以寺庙命名的,如佛光、建安、法华、维摩、白头庵等; 10.以居民心愿命名的,如善文、永安、神佑、神西、文兴等。 下面介绍部分村名的具体来历: 西龙泉:旧名林泉,村周树木参天,泉水绕村而过,建有林泉寺,明正德四十年,新建龙溪寺一座,因村居泉之西,故名西龙泉。 古城:西汉时置虑虒县,为县城故址,现有城墙遗迹,故名。 东雷:旧志载,东西雷村有雷公殿,雷声发起于此,故名雷村,有东雷、西雷之分。 代银掌:相传古代此沟开过银矿,至今留有矿洞,故名。 风栖岩:相传古代凤凰落于山巅,至今留有凤爪痕迹,故名。 王城:相传为吴王屯兵之处,故名。何代吴王,待考。 避事垴:相传古代有一姓郎的官僚被馋害,罪定灭族,脱逃于此,改姓为罗,故名。 教场:相传古代该村为比武教练之地,曾有点将台,故名。 国都殿:原本留人小店,名孤独店,后人嫌忌“孤独”二字,更名国都殿。 射虎川:据传原名红崖村,1683年清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路经此地,遇一猛虎,亲挽弓射死,山西巡抚穆尔赛立碑纪之,故名。 桑院:传说原名虎峪村,明朝有一杨姓将军到此被劫,杨发怒,遂将村人灭绝,一家藏于桑院幸存,遂更名为桑院。 槐荫:此地原有大槐,相传为董永七仙女结合处,故名。 五级:相传古代有一富户,助贫求学博得功名,皇帝念其有功,提官五级,后人以资纪念,定名为五级村。 望景岗:原名茶坊上,传说康熙西巡至此,登岗望景,赐名望景岗。 永安:原名薄家村,早在魏晋时期,曾是官府的粮地,有“仓城”之说,后废弃。乾隆二年,石村被水淹,朱徐俩家迁居于此。欲以永安,故名。 郭家寨:后周显德元年,郭通从闻喜来此修建香草寺定居,清顺治六年因村居姓郭较多,故名。 苏子坡:相传宋代苏东坡游五台山,曾在此住宿,为纪念苏东坡故名。 南大贤:唐代有大贤寺,建于大贤岭下。又相传古代有一贤良母亲,走路时背着前房留下的大孩子,手里拖着自己生下的小儿子,人称大贤,故名。 茹村:濮子坪原有茹湖,故名茹村,明嘉靖六年发大水,将村分割为二,即东茹和南茹。 杨柏狱:相传宋朝时杨继业父子被诬告,囚禁于此,后遇赦出狱,后人为纪念杨家将称该村为杨柏狱,杨柏峪即为其谐音。 豆村:原名窦村,相传五代十国时送刘智远之子咬脐去汾州之窦老所居,因此得名。 东冶:相传古为冶炼铜铁之地,因此得名。 建安:唐时此地建有建安寺,因此得名。有大建安、东建安、西建安之分。 天和:原名天货,因此地出产煤炭,当地人认为煤炭是天生之宝货,故名。有东天和、西天和之分。 神西:原名神垴,因“垴”与“恼”音同,清朝时有一州官来到此地,恶其名,于是更名为神喜,解放后,当地政府破除封建迷信,又改为神西。 插箭岭:传说宋太宗赵光义北征入此,见菩萨现八臂相,插箭而归,故名。有大插箭岭、小插箭岭之分。 西富:原名峰山,因同“分散” 谐音,村民们嫌不吉利,民国初年更名为西富。 石村:唐代时武威郡石艺来五台做官,其后人居于此,故名。 士集:原名寺家庄,原是寺院的田庄,后来讹传为“四家庄”。清末民初,村民白尚达有感于村名不雅,且希望村里多出一些念书人,即“士”人,于是改名为士集。 炭窑坪:此村东山的地层中夹有百十米厚的黑色片岩,当地人误把片岩当做炭质页岩,认为它是煤系地层,由此开挖进去可开采出煤来,故名。 柏兰:因村后山坡上古柏苍劲葱翠,村西沼泽遍布,每到盛夏,芦苇碧绿,兰花飘香,蛙声阵阵,人们取“柏”和“兰”而命名为“柏兰”。 狮子坪:相传古时候叫屋腔,村址在距现址一里许的地方。在一次大洪水中,从东沟里冲出一头石狮子,村民遂移居于此地,后取名狮子坪。 檀家沟:原名移池,元朝时,檀姓从五台县檀村迁居于此,原居住的白姓、刘姓后来逐渐外迁,村里只剩下檀姓,于是更名为檀家沟。 黄土坡:因村子坐落于黄土丘陵之上,故名。 两涧:古时因村子位于城南的南山脚下,群山林立,草木茂盛,故名南草坡。后因村东、村西各有一涧,又更名为两涧。 野场:古时是两涧村高姓的庄子地,是秋季野外晒粮、打粮的谷场,故名。 白家庄:相传古时肇基于王氏,名王进。后来白氏大户迁入,改名为白家庄。 水湾:因村民居住于山梁圪洼,山泉遍布四周,故名。 堡子:相传古时居住集中,村子四周有堡墙,故名。 南头:因村子建于小堡(现堡子村)的正南方,故名。 南庄:古时为寨里村富户人家的庄子地,为方便种地,就住在周围,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村子。因位于寨里村南,遂取名为南庄。 刘建:原名圪缭沟,后来村人嫌说起来不顺口,也不吉祥,又因村中刘姓居多,于是更名为刘建。 才郎沟:相传村外沟里多豺狼,故名豺狼沟,后嫌不雅,又改名为才郎沟。 环椿坪:旧时因村周围椿树环绕,便取名为环椿坪。 石土堂:因村庄坐落于虑虒河北岸,下石上土,以石驮土,故名石土驮,后因五台方言“驮”与“堂”音相近,改名为石土堂。 硬青岩:原名凝青岩,因村子居高寒地带,云气常凝聚而得名。后因书写错误,约定俗成,更名为硬青岩。 红石头:村旁有一直插云天的红石奇崖,村名由此而得名。 香炉石:村前河心有一很大的孤石,形似香炉一般,上面生长着一株挠胡疙针,如燃香,村名由此而得名。 蛤蟆石:村子右下角一华里许的河岸边有一形似蛤蟆的石头,故名。 灵境:村中建有灵境寺,取灵山圣境之意而得名,村以寺名。 东寨:相传六朝时期,此地是吴王用于防守的堡寨,村名由此而得名。 黄柏岩:相传因村居之山坡盛产药材黄柏,故得名“黄柏岩”。 |
|